大漢橋壅塞 議員促開放快車道

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與思源路口,4月10日上午發生一起死亡車禍,33歲黃姓男子騎乘機車,沿大漢橋自板橋往新莊方向行駛,下橋時不明原因失控,自撞橋墩倒地,最後送醫不治。(新莊警分局提供/張鎧乙新北傳真)

民衆黨新北市議員陳世軒6月質詢時,提出大漢橋交通改善建議,要求評估開放快車道及拆除分隔島,交通局允諾將邀集相關單位現勘並研商可行性。陳世軒強調,交通局應加快大漢橋改善腳步。對此,交通局表示,已初步完成車道配置、交通量與事故分析,確保安全無虞後,再行規畫。

關於大漢橋交通改善,陳世軒6月時要求交通局評估「開放快車道機車通行」與「拆除分隔島」2項具體改善方案,並於1個月內提出報告,交通局近日送交報告。

陳世軒指出,交通局的評估內容大多引用他在質詢前即已掌握的車流與事故數據,包括每日通勤尖峰時間新莊往板橋方向的平均車流量高達2250PCU(小客車單位量),及橋上慢車道1年車禍數量約達100件、4年機車超速達6600件等。

他說,提出的改善建議如「內側快車道開放機車行駛」或「拆除快慢車道分隔島」等,報告僅以「尚須研商配套」、「涉及橋樑結構與安全性評估」帶過,未見具體方案與時程表,「這不是評估報告,而是舊資料貼上」。

陳世軒強調,大漢橋是新莊與板橋間的交通動脈,長期以來車流壅塞、事故頻仍,已嚴重影響數萬名通勤族生活。他更引用「重新橋」作爲範例,指出在2023年7月拆除快慢車道分隔島後,事故年均死傷人數由346人降至230人,明顯改善安全狀況。大漢橋若能仿效重新橋經驗,採取速限分流、拆除分隔島等方式,將有助提升行車安全與交通彈性,呼籲交通局應參考成功案例,加快大漢橋改善腳步。

交通局交通管制工程科長林昭賢迴應,目前已初步完成車道配置、交通量與事故分析,但由於開放快車道或拆除分隔島涉及橋體結構與車流引導問題,需另行邀集相關單位進行會勘與研商,確保安全無虞後,再行規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