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入學申請別忽略高三下成績 教授看成績更看學習態度
今年大學個人入學申請,第一階段篩選已放第榜,接着要面試,老師提醒做好準備。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大學個人入學申請,第一階段篩選已公佈結果,學生上傳及高中提交學習歷程資料也進入最後的確認勾選階段,接續就要第2階段面試。臺南女中教務主胡瑞原以學生的例子,提醒高三生務必在最後好好上課,考好期末好與交作業,以免影響最後考評。
胡瑞原表示,依照教育部所規定的期程,學生都已傳出學習歷程檔案並完成勾選,學校端也傳給中央資料庫,現在學生能做的是就勾選部分的確認;若沒傳學習歷程檔案,現在纔要傳已來不及。
由於4月底是高三生的期末考,而學習歷程檔案的資料是1至5學期,沒有第6學期,但個人申請部分,大學端仍會看第6學期的成績與表現,因此,最後階段不能認爲自己快畢業了,就不當一回事,請假不上課或是不認真學習,以致影響第6學期的成績。因爲大學端若看到學生第6學期成績突然變差,連藝能科都零分,顯示學習態度不佳,當第2階段學生成績互不相讓下,學習態度就是關鍵。
胡瑞原說,有重考生今年學測成績考得很好,但在校時的學習歷程檔案資料不完整,可能影響第2階段的評分,急着要以新課綱實施之前的方式,另以PDF檔製作學習歷程檔案。胡瑞原說,有些學生在一年級時認爲學習方面做得不夠好,而沒傳學習歷程檔案,認爲二年級再傳,但到二年級還是認爲學習上沒有較特別處,因此沒有傳,等到三年級因要準備學測,又沒時間準備,結果就沒傳了。
若因學測、分科測驗成績不如理想,而想重考,因高中的學習歷程檔案資料是固定的,沒有傳或不完整,已無法修正,當重考後要申請學校就會很不利,因此,高一到高三應按部就班去做,不管學習成果是好或不理想,都要傳。
個人申請面試從5月中旬開始到6月初,胡瑞原提醒學生,除了好好讀書準備期末考外,應就所申請的相對應科系的內容、爲何選等問題做相關連結,並蒐集系所相關背景、知識、出路等資料,做一定程度的瞭解與準備,以利申請上理想的學校與科系。
今年大學個人入學申請,第一階段篩選已放第榜,接着要面試,老師提醒做好準備。聯合報系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