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服務學習變革 臺大將開「有學分」必修或選修課

有學校在校內會議通過取消零學分服務學習畢業門檻,臺灣大學現也在研擬新的服務學習課程,往開設有學分的必修或選修課方面規劃。本報資料照片

過往有學生批評大學必修的「勞作教育」及「服務學習」形同變相的「強制勞動」,教育部也在去年發函要求學校不應將這類課程訂爲畢業門檻,強制學生參加。有學校在校內會議通過取消零學分服務學習畢業門檻,臺灣大學現也在研擬新的服務學習課程,往開設有學分的必修或選修課方面規劃。

教育部去年3月發函各大學,要求學校校針對開設清掃校園或社區的勞作教育及服務學習課程或活動,檢視目前辦理方式及內容是否妥適,且若非課程、僅是學校的活動,不應強制學生參加或設定爲畢業門檻。隨後,清華大學、文化大學等校也都在會議上通過取消必修零學分的服務學習畢業門檻,且均溯及既往。

「ETtoday」今日報導,臺大目前正研擬新的服務學習課程,鼓勵各學系結合自身特色與需求,開設有學分的必修或選修課。對此,臺大指出,依學校服務學習課程施行辦法第2條規定,凡修習學士學位者應修滿兩門服務學習課程,各課程每學期以18小時爲原則,其中服務學習應修滿2門、0學分,而日後將進行修法。

臺大表示,新服務學習課程內容仍待未來修法時確定。在大方向上,學系應向所屬學生說明新服務學習課程開設理念,課程設計強調結合各學系專業知能與社會參與精神,透過實作方式,深化學生對服務學習意涵的理解與實踐能力。例如戲劇系現行的服務學習課程便規劃結合學系的專業,透過學生參與道具製作、排練教室及公共區域的環境維護,讓學生在服務中培養團隊合作與責任感。

在即將到來的114學年度,臺大將持續向學系、社團及學生宣導服務學習辦理的理念以及後續轉型的重要性。學系部分,會鼓勵學系結合學系特色與需求進行課程規劃與教學,開授有學分的必修、選修課程。社團部分,將調查各學生社團的開課意願,同時,持續提供專業輔導與資源支持,引導社團設計並推動具多元性與在地連結的服務活動,促進學生深入理解社會議題,強化公民責任感,並藉此優化服務品質與學習成效。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