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飲食」長壽又環保 半年降6成代謝症候羣風險

大西洋飲食強調豐富的蔬果、全穀類與適量海鮮與好的油脂,能有助減少罹患代謝症候羣的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代謝症候羣患者是三高的高危險族羣,發生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更是一般人的兩倍。減重醫師蔡明劼表示,研究發現,連續半年接受吃新鮮蔬果、適量海鮮與少量紅肉的「大西洋飲食」者,可以降低6成新發生代謝症候羣的風險,不僅有助於長壽,且沒有增加環境碳排放,還兼具環保意義。

蔡明劼在臉書粉專PO文指出,一項來自《JAMA Network Open》的臨牀研究,發現西班牙北部的「大西洋飲食」不只能有效改善健康,還有機會成爲未來永續飲食的新典範。

蔡明劼表示,研究團隊從西班牙鄉村地區,隨機挑選了574位成人,年齡介於18到85歲,分成兩組,實驗組連續6個月接受大西洋飲食教育課程,包含營養知識、烹飪教學、教材與健康食材籃;對照組維持原本的生活與飲食習慣。

蔡明劼解釋,大西洋飲食強調以下特點,包括豐富的蔬菜、水果、全穀類、適量海鮮、橄欖油、乳製品、堅果、少量加工食品與紅肉、葡萄酒,還有家庭共享、重視烹飪與生活節奏的態度。

蔡明劼表示,研究結果發現,採用大西洋飲食的實驗組,新發生代謝症候羣(Metabolic Syndrome)的風險比對照組下降超過6成,且飲食變得更健康,對環境的碳排放也沒有明顯惡化,凸顯了只要吃得均衡,不用花大錢,顧健康又顧地球。

國健署在網站中指出,代謝症候羣判定標準爲1.腹部肥胖:男性的腰圍≧90cm(35吋)、女性腰圍≧80cm(31吋)。2.血壓偏高:收縮壓≧130mmHg或舒張壓≧85mmHg。3.空腹血糖偏高:空腹血糖值≧100mg/dL。4.空腹三酸甘油酯≧150mg/dL。5.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男性<40mg/dL、女性<50mg/dL。以上5項組成因子,符合3項(含)以上即可判定爲代謝症候羣。

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羣要是不及早檢查治療,將比一般人增加6倍得到糖尿病的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脂風險、2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風險。

★《中時新聞網》關心您:飲酒過量,有礙健康。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