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肛泰肛腸醫院:吃飯若有這 4 種異常,速查胃鏡!

大同肛泰肛腸醫院詳解:“我怎麼突然就是胃癌晚期了?”很多患者總會在確診這一刻難以置信,因爲確診前,可能除了偶爾吃飯時打嗝、胃口變差,幾乎沒有明顯不適。

事實上,超過70%的胃癌患者,早期沒有明顯疼痛症狀,而吃飯時的這些 “小異常”,早已是身體發出的救命信號!

01.吞嚥梗阻感食物;“卡殼” 背後的危機

正常進食時,食物應順暢通過食管進入胃部。但如果經常感覺吞嚥困難,吃固體食物時像有東西 “卡” 在胸口或喉嚨,甚至需要喝水 “送服”,千萬別以爲是“上火” 或 “咽炎”。

這可能是腫瘤生長導致食管或賁門狹窄,影響食物通過。早期胃癌侵犯食管與胃的連接處時,就會出現這種症狀。

02.飯後腹脹不緩解;胃在 “呼救”

吃完飯後輕微腹脹,很多人以爲是吃多了或消化不良,休息一會兒就好。但如果腹脹持續存在,甚至伴隨噁心、嘔吐,就要警惕了。

胃癌細胞會破壞胃壁正常結構,影響胃的蠕動和排空功能,導致食物長時間滯留。

大同肛泰肛腸醫院提醒:“部分患者還會出現吃幾口就感覺胃脹,再也吃不下,這也是胃癌的早期信號之一。”如果腹脹超過2周且無改善,務必及時檢查。

03.食慾驟降、體重暴減;癌細胞在 “搶奪營養”

沒有刻意節食,食慾卻突然下降,體重在1-2個月內快速減輕5公斤以上?這可能不是 “減肥成功”,而是癌細胞在 “搞鬼”。

胃癌患者的胃黏膜受腫瘤刺激,消化液分泌減少,導致消化功能下降;同時,癌細胞瘋狂生長需要消耗大量營養,身體處於 “入不敷出” 的狀態。

部分患者就曾因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就診,最終通過胃鏡檢查確診早期胃癌。

04.黑便或便血;消化道在 “流血”

正常大便應爲黃褐色,若發現大便顏色發黑、像柏油一樣發亮,或糞便中混有鮮血,可能是胃癌導致消化道出血。腫瘤表面糜爛、潰瘍,會破壞血管引發出血,血液在腸道內氧化後,就會使大便變黑。

“很多人誤以爲是痔瘡出血,耽誤了診斷。” 強調,“一旦出現黑便或便血,無論是否伴有腹痛,都要立即做胃鏡和腸鏡檢查。”

05.胃鏡檢查:揪出胃癌的 “火眼金睛”

面對狡猾的胃癌,如何才能早發現?胃鏡檢查!它能直接觀察胃內情況,發現微小病變,並通過取組織活檢確診癌症。早期胃癌治癒率超90%,但晚期患者5年生存率不足30%,差距就在於“早發現”。

建議,40歲以上人羣,無論有無症狀,都應每2-3年做一次胃鏡檢查;有胃癌家族史、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吸菸飲酒等高危因素者,檢查頻率應提高至每年一次。

大同肛泰肛腸醫院提醒大家:別再把吃飯時的異常當作 “小毛病”!胃癌不會 “喊疼”,但身體會發出信號。出現上述症狀,或屬於胃癌高危人羣,請立即預約胃鏡檢查。守護胃部健康,從一次檢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