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肛腸科再添"守護神"

在醫學領域,肛腸科的發展日新月異,新的技術、理念不斷涌現。對於金州區第一人民醫院每一位肛腸科醫生而言,持續學習與進步,緊跟前沿醫學動態,是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爲患者解除病痛的關鍵。爲進一步提升我院肛腸外科疾病診療水平,將更專業、更優質、更便捷的診療服務帶給新區百姓,我院特聘大連肛腸外科著名專家孫昱教授來院開展臨牀診療工作。

孫昱教授是肛腸科領域的權威專家,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豐富的臨牀實踐經驗。從事肛腸外科工作四十二年,在痔、瘻、裂等肛腸科常見病的診療有獨到造詣,尤其擅長處理各類疑難病症,曾幫助無數患者重拾健康。他的手術技藝嫺熟、診療理念先進,多年來在肛腸醫學領域攻克技術難關,深受患者信賴與好評。

孫昱教授來院後,先後順利開展多項手術新技術,諸如肛裂內擴約肌側切術(保留肛管)、痔套扎術、痔動脈結紮懸吊術等,這些新開展的技術已被科室醫護人員熟練掌握,並且能很好地應用於臨牀診療過程,切實解決患者病痛。

有“痔”之士的不同痔不同治

痔瘡在我國發病率很高,俗話說“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痔瘡術後疼痛堪比女人生小孩的宮縮痛,這讓好多有痔之士對手術治療望而卻步,結果延誤治療時間,迫不得已時纔來醫院就診,手術切除創面因而增大,無形中又再次加重患者的痛苦。近日,我院肛腸科成功開展自動彈力線痔瘡套扎術(ATH),可謂是有“痔”之士的福音。

內鏡下內痔套扎治療術是應用橡皮圈套扎內痔基底部,利用橡皮圈持續的彈性束扎力阻斷內痔的血液供給,造成痔核組織缺血壞死,一般7-10天內脫落。孫教授介紹說:“痔瘡套扎術”目前已經成爲我院肛腸科常規開展的一項痔瘡微創治療,應用技術成熟,是消“痔”首選。該技術與常規手術相比較爲簡便、疼痛輕、出血少,容易被廣大害怕手術的患者所接受和認可。

隨着醫學技術的進步,痔瘡的治療方法開展得多種多樣。針對重度環狀混合痔,我院肛腸科新近開展了懸吊綁縛動脈結紮術。首先對痔上動脈進行縫扎,既可以阻斷痔核的血液供應,達到斷流的目的,又可以減少術中出血量,從而爲術者創造更佳清晰的手術視野,方便手術操作。對病變的內痔核進行高位懸吊固定,外痔切除後的創面間斷進行縫合,可達到創面完全閉合的效果,體現了個體化微創治療的理念。

告別“菊”部煩惱,“肛”好有妙招

肛裂是肛腸科的常見疾病,也屬於疼痛比較劇烈的肛腸科疾病之一,肛裂患者往往會描述其爲便後刀割樣疼痛,就跟解出來的是玻璃渣一樣,男女老幼均可發病。

肛裂經過保守治療無效後就需要手術治療了。孫教授告訴我們,肛裂的手術方法很多,《肛裂臨牀診治中國專家共識》中推薦側方內括約肌側切術作爲手術治療肛裂的首選方式,而肛裂切除術適用於慢性肛裂及伴發不同程度併發症的肛裂患者。

根據常規的思路,裂了的地方手術治療就是要進行縫合,但是肛裂的手術方式卻與之恰恰相反,我們是要把肛裂組織進行切除,讓創面從基底部逐漸向上生長。下面簡單的介紹一下我們常用的肛裂的手術治療方式:1.肛裂切除術:在麻醉狀態下全部切除哨兵痔、陳舊肛裂組織及肥大肛乳頭,清理陳舊肛裂組織至新鮮創面,術後創面保持開放,讓其從創面底部逐漸向上生長。 2.括約肌側切術:不少肛裂患者都會伴有肛門狹窄,進行括約肌側切可以使狹窄的肛門擴大,從而減少術後排便刺激,預防肛裂再次復發。

“退休不褪色,醫心映初心。”孫教授以高尚醫德和無私奉獻精神,數十年如一日鑽研醫術,潤物無聲地踐行着醫者仁心。他的到來,不僅爲我院肛腸科注入新的活力,也爲廣大患者提供了更高水平的診療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