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斷頭管路 值守點防汛配備降級

值守人員利用雨前對雨水箅子、雨水管道進行檢查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

昨日,市排水集團啓動防汛一級響應。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市排水集團瞭解到,該集團全力打通斷頭管。正因爲打通了斷頭管,張儀村路北口已經從積滯水點的名單中抹除,同時防汛值守的配備“降級”:從固定值守“降”爲區域值守;從配備中型搶險單元“降”爲小型搶險單元。

昨日20時,北青報記者在位於豐臺區與石景山區交界處的張儀村路北口看到,北京排水集團第四管網運營分公司的值守人員正在利用雨前,對雨水箅子、雨水管道進行再一次的檢查。一臺小型搶險單元車正閃爍着黃燈。

北京排水集團第四管網分公司五班班長路士成作爲值守點的負責人,並沒有顯得很緊張,“因爲這裡的斷頭管在去年汛期已經打通,有了排水通道,再也不積水了。”據路士成介紹,7月29日那場暴雨,四五個小時內下了六七十毫米,張儀村路北口平安無事。

北京排水集團第四管網分公司設施部部長項蕾回憶起“23·7”特大暴雨時張儀路北口的狀況,仍心有餘悸,“當時的積水已經沒過了人行道上的隔離墩,一片汪洋,最終是斷路斷交通,在大雨過後又抽了五六個小時的水才恢復交通。”而張儀村路北口之前之所以成爲積滯水點裡的“常客”,主要原因在於該處因爲一公里外的魯谷大街鐵路橋難以穿行,而形成斷頭管,“沒有往下的排水管,只能靠現場抽排,所以雨量一大,就會產生積水。”項蕾表示,去年汛期以前,經過兩年的努力,在魯谷大街鐵路橋東側修通了2.4米×2米的排水口,雨水可直排入人民渠,徹底解決了張儀村路北口的積水,“原來一旦有雨就會配備1100立方米/秒能力的中型搶險單元固定值守,一動不能動;現在只需配備400立方米/秒能力的小型搶險單元,而且可能隨時支持周邊地區。”

據悉,昨日12時20分,北京排水集團啓動防汛一級響應,按照預案全力部署落實各項防汛措施,全面排查治理排水管網、排澇泵站等排水設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緊盯下凹橋區、在建工地等防汛風險點位加強巡查值守,加強城市內澇預防處置;加強雨情監測,及時響應出動,按最不利情況做最充分準備,全力做好防汛保障各項工作。

文/本報記者解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