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梁市交通運輸局:防汛護路保暢通
入汛以來,市交通運輸局緊盯“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以“四個不放鬆”爲原則,通過壓實責任、精準防控、資源前置等組合措施,全面打響農村公路防汛攻堅戰,全力保障農村公路安全度汛,守護民生通道暢通無阻。
織密責任網絡,全鏈條壓實防汛責任。從4月起,市級農村公路災害風險隱患排查整治工作專班成立,劃分4個責任片區,聯動自然資源、水利等部門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對地質災害隱患點開展“拉網式”排查;5月起,各縣(市、區)陸續組建防汛搶險應急領導組,完成應急預案制定與演練;7月,防汛地災IV級應急響應啓動後,全市嚴格落實“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後複查”制度,市縣兩級24小時領導帶班制細化至每日責任人,確保應急指揮體系全天候高效運轉。
聚焦三大領域,多維度築牢安全防線。強降雨期間,建設領域所有在建項目暫停施工,對深基坑、高邊坡等風險點全面排查,撤離低窪地帶人員物資並加固臨時設施;養護領域重點盯防山區橋隧、易滑坡路段,集中清理邊溝涵洞淤塞物,對水毀隱患點設警示標誌並限期修復;運營領域對農村客運線路開展風險評估,途經地質災害高風險區班線果斷停運或繞行,同步修復損毀安防設施。同時依託“路長制APP+人工巡檢”雙軌模式,將全市1.5萬公里農村公路納入排查範圍,建立“排查—交辦—整改—銷號”閉環機制,累計處置臨崖臨水等隱患43處,中陽、汾陽等地的高效排查經驗爲全域防汛提供示範。
強化裝備保障,高效率提升應急能力。採取“市縣儲備+重點路段預置”模式,在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等關鍵節點囤放砂石料、編織袋等物資:石樓縣創新“三組分區響應”機制,3個責任區各配工程機械及15名隊員,實現30分鐘全域響應;柳林縣構建“縣道+鄉村道+旅遊公路”分層應急架構。目前,全市已儲備編織袋1.4萬條、砂石料1.1萬立方米,調配工程機械109臺,組建36支應急隊伍300餘人,形成科學搶險網絡。
截至目前,全市43處隱患點全部清零,農村公路實現汛期“零斷通”、重大事故“零發生”。沿黃四縣重點治理黃河一號旅遊公路石質邊坡,臨縣段完成1.66萬平方米危巖防護,柳林段6次緊急清理淤泥落石;文水縣南峪口橋樑護坡坍塌後,應急隊伍處置及時,確保民生通道暢通。(記者 康桂芳)
來源:呂梁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