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預計9月上市 自動化展推出首臺人形機器人

▲達明董事長何世池(右)、總經理陳尚昊(左)。(圖/記者高兆麟攝)

記者高兆麟/臺北報導

AI協作機器人大廠達明機器人(4585)將於 8 月 26 日舉辦上市前業績發表會,並預計9月上市,達明表示,於「臺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全球首發的人形機器人TM Xplore I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以「實際應用與安全性」爲核心,並透過與國際生態系夥伴的深度合作,持續推動 AI 智慧製造的多元落地應用。

達明表示,TM Xplore I 的設計核心在於「實際應用與安全性」。在工廠這一主要應用場景中,地面多爲平坦環境,因此輪式設計相較於雙足更高效能,能快速投入產線任務。同時,輪式結構具備極高的穩定性,可避免因雙足重心不穩而帶來的人員安全風險或設備損壞,確保人機協作下的最高安全標準。

相較於市面上其他以展示或服務情境爲主的人形機器人,達明更專注於產業落地。TM Xplore I 延續協作型手臂的特點,結合安全性、視覺專長及 AI 功能,提供能真正投入工廠環境、解決實際產線需求的人形機器人解決方案。

本次跨界合作亮點之一是達明攜手 NVIDIA 與 工研院,共同打造 AI COBOT Chef 鬆餅機器人,展現協作機器人在食品自動化的應用潛力。只需用手機掃描廚具,即可在一小時內完成 3D 模型重建並生成物理參數,AI 透過模仿學習即可掌握烹飪技巧,能精準翻轉鬆餅、掌握火候,展現跨產業應用的可行性。

工研院副總暨資訊與通訊研究所所長丁邦安表示,視覺語言模型、生成式 AI 與 3D 建模技術正在加速智慧機器人產業發展。本次結合 AI 大腦系統與協作型機械手臂,打造能進行語音互動與即時操作的智慧服務型機器人,展現 AI 技術從工業應用邁向智慧服務的全新可能。

此外,在 TM Xplore I 的展示中,達明結合 NVIDIA Jetson Orin 平臺與自研 AI 視覺技術,並搭配 SCHUNK 雄克精密夾爪與檢測鏡頭,展現高混量小量生產下的精準抓取與靈巧操作。模組化設計讓 TM Xplore I 能快速更換末端工具,適用於半導體、電子、汽車等高精度產線,進一步突顯協作機器人的靈活與實用價值。

達明表示,此次於臺北自動化展展出的全方位應用,不僅凸顯從技術研發到產業落地的整合實力,也展現AI協作機器人在未來工廠、服務業及新興應用領域的廣大潛力,進一步鞏固其 全球領導品牌的市場地位。法人指出,隨着全球 AI 與自動化市場持續擴張,達明憑藉核心技術優勢、跨界合作能量與國際市場策略,有望進一步提升全球市佔率並推升營收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