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明機器人 看好自動化解決方案

由於達明機器人的產品都在臺灣製造,面對美國課以高額關稅,陳尚昊表示,關稅議題,短期內或許會影響到企業IT支出,但長遠而言,機器手臂以及自動化的需求還是存在。

目前所有協作型機器人廠商相關製造工廠都不在美國國內,關稅的調整,目前看不出有太大的影響。而達明機器人的集團母公司在美國有設廠,未來如果因應客戶的要求或調整,亦會比較有彈性。雖然製造業務並沒有移至美國,但因應客戶端的需求,已率先赴美國籌設服務據點,2024年已在美國印地安納州,成立服務中心,今年會在墨西哥成立服務中心,就近服務客戶。

近兩年,達明的協作型機器人的客戶,以檢測相關和半導體應用成長最多。2025年臺北國際電腦展,就與同一集團的雲達,共同推出AI伺服器的檢測解決方案,另外亦與研華、微星、羅升等合作展出產品。

目前達明的營收貢獻來源主要來自於協作型機器人手臂,2024年出貨逾4,000臺,營收佔比逾9成,以手臂業務來看,目前以歐洲及亞洲最多。陳尚昊表示,達明機器人每年的手臂產能可達6,000臺。達明機器人的大股東廣明及日本歐姆龍,對其採購的營收佔比大約在3成左右。

另一方面,該公司看好自動化解決方案的業務,目前這部份業務以臺灣及中國大陸客戶爲主。陳尚昊表示,中國大陸市場因機器手臂價格殺得很低,達明機器人以軟體(視覺辨識及AI推論)爲附加價值,以做爲市場區隔,獲幾家大客戶採用,成功在中國大陸市場殺出一條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