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銀行業加速「出清」不良資產 轉讓價低至0.2折起
近期大陸的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明顯提速。據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銀登中心)官網信息,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江蘇銀行、中原銀行等多家銀行,正推進個人貸款不良資產的轉讓工作。引人關注的是,部分不良資產包的轉讓價已低至原價的0.2折。
證券日報報導,根據銀登中心披露的數據,2024年全年,不良貸款轉讓業務公告掛牌成交單數爲1041單,成交額合計人民幣2861億元,市場交易活躍度提升。2025年以來,在銀登中心的不良貸款轉讓平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轉讓公告達到78條。轉讓方涉及國有大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農村中小銀行等類型;不良資產則以個人消費及經營性貸款等爲主。
當下,不良資產市場呈現出鮮明的供需特點。一方面,不良資產供應量顯著攀升,市場面臨較大的處置壓力;另一方面,不良資產的起拍價持續走低,部分不良資產包的轉讓價已低於原價的1折。
以2月28日中原銀行鄭州分行發佈的2025年第1期個人不良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轉讓公告爲例,該資產包的未償本息總額高達人民幣1.92億元,而掛牌起始價格卻僅爲人民幣970萬元,近乎以0.5折的超低折扣進行轉讓。
部分銀行掛牌專案的價格,更是低至原價的0.2折。例如,先前平安銀行2025年首單個人不良貸款(個人消費及經營性貸款)轉讓公告顯示,該筆不良資產未償本息總額人民幣達2.07億元,轉讓起始價人民幣422萬元,相當於以0.2折的超低價出售。
從江蘇銀行2025年第4期個人不良貸款(個人消費貸款)轉讓專案來看,共有借款人11萬4137戶,未償本息總額人民幣18.12億元,掛牌起始價爲人民幣7861.88萬元,加價幅度人民幣10萬元。在備註中,江蘇銀行特別標註,產品爲個人網貸產品。
上海冠苕信息諮詢中心創始人周毅欽表示,商業銀行加速處置不良資產,是因爲銀行個人不良貸款的體量愈來愈大。部分不良資產包轉讓價格低至「1折」,或是逾期時間很長,或是資產包涉及的債務人情況複雜,清收成本高、週期長,能收回的資金非常有限。這些都是清收方需要考慮的成本,因此最終定價很低。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杜陽建議,商業銀行應在試點過程中,不斷優化不良貸款轉讓流程,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以便更有效地將不良貸款轉移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加強風險管理,確保不良貸款的轉讓價格合理,防範潛在的法律風險和道德風險。
據大陸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銀登中心)官網,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正推進個人貸款不良資產的轉讓工作。引人關注的是,部分不良資產包的轉讓價已低至原價的0.2折。中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