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銀行澄清公告背後:個貸不良資產轉讓進入活躍期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陶煒 南京報道
由於江蘇銀行(600919.SH)轉讓超70億元個人網貸不良資產事項在近期遭到輿論密切關注,江蘇銀行於3月14日下午在官網掛出澄清公告,稱近期的已覈銷不良資產轉讓業務爲行業通行做法、依法合規,將增厚當期收益。
江蘇銀行公告中“行業通行做法”的說法並非虛言。《華夏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銀行業就已經在加速處置不良資產,“全員清收不停歇”“多措並舉清不良”成爲不少銀行的重點工作,不良貸款轉讓的規模明顯提升。根據銀行業信貸資產登記流轉中心有限公司(下稱“銀登中心”)披露的數據,2024年全年,不良貸款轉讓業務公告掛牌成交單數812單,成交額合計2258億元,市場交易活躍度顯著提升。其中,批量個人業務不良資產成交規模爲1583.5億元,項目總單數爲573單。
江蘇銀行發澄清公告
江蘇銀行對外轉讓70億元個人網貸不良資產事宜,在近日遭到廣泛關注。
根據公開信息,江蘇銀行在近日公開掛牌轉讓了四個資產包:一、2025年第1期個人不良網貸資產,涉及未償付總本息19.52億元,其中本金12.47億元,利息7.06億元,牽涉約5.02萬戶,已逾期超千天,平均年齡超38歲,起價1.07億元;二、江蘇銀行2025年第2期個人不良網貸資產,涉及未償付總本息14.17億元,其中本金9.26億元,利息4.9億元,牽涉約4.02萬戶,已逾期965天,借款人平均年齡超38歲,起價7944.5萬元;三、江蘇銀行2025年第3期個人不良網貸資產,涉及未償付總本息19.07億元,其中本金11.27億元,利息7.8億元,牽涉約12.51萬戶,借款人平均年齡近38歲,起價8149.2萬元;四、江蘇銀行2025年第4期個人不良網貸資產,涉及未償付總本息18.12億元,其中本金10.87億元,利息7.25億元,牽涉約11.41萬戶,借款人平均年齡37歲,起價7861.9萬元。由於資產包總金額超過70億元,而起價合計爲3.47億元,上述掛牌轉讓遭到熱議。
針對熱議,江蘇銀行於3月14日下午官網掛出公告。“近期,個別自媒體關注我行以前年度已覈銷不良資產轉讓業務,此項業務是行業通行做法、依法合規,將增厚當期收益,並對江蘇銀行長遠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今年以來,江蘇銀行各項業務持續保持良好發展態勢,相關經營情況可關注該行已發佈的2024年業績快報。”江蘇銀行這麼說。
江蘇銀行2024年業績快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該行實現營業收入808.15億元、同比增長8.78%,歸母淨利潤318.43億元、同比增長10.76%,不良貸款率壓降至0.89%的歷史低位,在“全球銀行1000強”最新排名列第66位。從資產規模來看,截至去年年末,江蘇銀行總資產達到3.95萬億元,同比增長16.12%;存款餘額2.12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2.83%;貸款餘額2.1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0.67%。與已發佈快報的上市銀行相比,江蘇銀行的營收和利潤增速均穩居同業前列。
“最近幾年,我們行的業績表現都是同業裡面靠前的。資產包規模大,只是因爲我們的總業務規模大,轉讓價格也是行業正常水平,我們本身一切正常,沒什麼特殊的。”江蘇銀行相關人士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個貸不良資產轉讓進入活躍期
《華夏時報》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銀行業就已經在加速處置不良資產。根據銀登中心披露的數據,2024年全年,不良貸款轉讓業務公告掛牌成交單數812單,成交額合計2258億元,市場交易活躍度顯著提升。其中,批量個人業務不良資產成交規模爲1583.5億元,項目總單數爲573單。
今年以來,銀行掛牌轉讓個貸不良資產的頻次更是明顯增長。僅從3月7日至3月14日這一週,銀登中心官網上披露的轉讓公告就已經超過100條。
不少銀行在已披露的不良資產包信息中點明瞭清收空間與催收難度。大部分銀行對債務人分佈地區、債券本金餘額以及是否發起訴訟等關鍵信息進行詳細介紹,比如有的銀行就在轉讓公告中指出:債務人地區分佈華東華南地區佔比大、債權本金餘額在5萬以下的佔比高、對於擬轉讓資產該中心未發起訴訟,手續清收空間大。除了常見信息,還有的信用卡中心進一步挖掘債務人特徵,如對債務人年齡特點展開分析,試圖從年齡層面點出還款潛力。此外,還有的信用卡中心通過對債務人的平均學歷水平的評估來側面映照該資產包的質量。
而從不良資產包價格方面,資產包個人業務平均折扣率主要位於4%—5%之間。但即便如此,仍有業內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不良資產包價格仍然過高。“不良資產通常是經過多輪催款仍無法收回的資產,回收概率較低。比如一些逾期時間較長的貸款,有的已逾期好幾年,借款人還款意願和能力差,加大了回收難度,所以定價會打折。同時,處置結果還存在不確定性,因此在定價時,會考慮這些潛在成本和風險而進行打折。”該人士說。而根據銀登中心公佈的數據,從成交總體情況來看,2024年全年成交項目數量約佔掛牌數量的78%。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