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AI半導體要「脫美」 100%自給率可能時間點曝光:比想像快
美國全力打壓大陸,反使大陸本土AI晶片崛起。(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大陸正積極推動半導體供應鏈的自主化。根據《日經中文網》報導,大陸計劃在人工智慧(AI)與數據中心領域,大幅提升國產晶片的使用比例,並將自給率目標設定在七成以上,試圖逐步建立一條不依賴美國的半導體產業鏈。大陸還進一步規劃到2027年,實現全面自給,自給率達到100%。
包括北京市政府已提出明確計劃,力拚在2027年前達成半導體設計與製造的完全自給;上海市政府則設定目標,要在2027年讓數據中心,特別是AI應用所需晶片的「自主控制率」超過七成。貴州省也不落人後,貴陽市貴安新區的AI數據中心在建設時,要求所使用的半導體產品有九成必須來自國內。
與此同時,北京當局也持續向大型科技企業施壓,要求逐步改採國產產品。有消息指出,字節跳動正考慮在部分數據中心導入華爲解決方案,以迴應政策方向。
不過,報導也提到,大陸內部對AI服務的需求快速增長,DeepSeek、阿里巴巴等企業不斷推出新服務,但背後所需的高性能晶片仍高度依賴美國輝達。《金融時報》曾引述消息稱,DeepSeek在開發新一代AI模型時,因應政策而改用華爲晶片,卻遇到技術故障與穩定性問題,導致進度放緩。這顯示國產晶片雖有突破,但距離完全滿足高端AI運算需求仍有差距。
專家認爲,若不涉及經濟安全領域,大陸仍可能繼續進口輝達等美國產品,以確保能持續吸收先進技術並維持AI運算能力。換言之,在可預見的未來,大陸很可能採取「雙線並行、逐步轉型」的策略:一方面推動自主化,另一方面繼續利用美國晶片,避免因技術短板拖累整體AI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