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立光旺季恐提前結束 凸顯蘋果在關稅陰影下轉趨保守
大立光董事長林恩平。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立光(3008)昨(9)日召開法說會,董事長林恩平表示,10月拉貨動能和9月差不多,11月會比較差。外界解讀,大立光爲iPhone鏡頭主力供應商,時值iPhone 17新機上市初期,拉貨動能卻僅能延續至10月即轉弱,凸顯全球壟罩關稅陰影下,蘋果在新機鋪貨潮過後,對後市保守心態。
這是大立光連續第二年11月就發生拉貨動能下滑狀況。林恩平昨天釋出「11月拉貨會比較差」的說法,市場憂心,大立光今年旺季已結束,本季恐提前步入淡季。
大立光法說會重點
法人分析,過往因下半年iPhone新機推出,第4季都是大立光全年營收高峰,不過,去年因蘋果提前下修iPhone 16訂單,導致大立光傳統旺季落空,也讓大立光傳統旺季週期出現變化。
針對手機市場未來六個月和去年同期相比的差異,林恩平說,大機種沒什麼新品,都是第3、4季推出。談及明年手機鏡頭升級趨勢,林恩平表示,主要是可變光圈(多光圈),潛望式鏡頭多沿用。
也有少量機種開發更復雜,接近真實數位相機,幷包含更多零組件;至於8P(八片塑膠鏡片)鏡頭因客戶認爲成本高,比較特殊規格旗艦機種纔會採用,法人問及目前產能是否滿載,林恩平直言,產能是滿的,但不是因爲客戶的訂單量上升,而是製程更復雜。
法人問及,去年有些產品(潛望式鏡頭)是大陸光獨家供應,今年新增競爭者後,市佔率有什麼變化?林恩平表示,雖然今年有競爭者,但講好的份額還是一樣,就量來看,下半年跟去年同期差不多。
談到機器人出貨進展,林恩平表示,因爲客戶取消超音波偵測功能,擔心機器人撞上玻璃,因此出貨遞延至明年。他說,機器人鏡頭以視覺取代觸覺來偵測距離是現行作法,但鏡頭規格不高。法人追問車載鏡頭及無人機應用佈局,他說,車載鏡頭一直都有做,但交貨量不大;至於無人機鏡頭幾乎是拿公版的,量很少,「不在我們雷達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