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育新苗”——從一場跨區域賽事看青少年足球活力與潛力
新華社蘭州8月11日電 題:大河奔涌“育新苗”——從一場跨區域賽事看青少年足球活力與潛力
新華社記者張睿、王朋、任延昕
初秋時節,黃河之畔,2025“黃河母親杯”沿黃河九省(區)青少年足球邀請賽10日在蘭州閉幕。
7天,60餘場比賽,從黃河源頭到渤海之灣,500餘名足球小將同場競技,風格迥異的教練們場邊“鬥法”,不同的足球風格在大河之濱相互碰撞,激盪出青少年足球蓬勃發展的熱烈“交響曲”。
(小標題)從黃河源頭到入海口 青訓土壤“沃野千里”
本屆賽事吸引了來自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沿黃河九個省(區)的21支代表隊,並特邀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津市的3支代表隊,分爲男子U13與女子U13兩個組別。
相較於去年的首屆比賽,此次不僅新增了女子組,前來參賽的球隊多樣性也有了很大提升。從牧區到海濱,從鄉鎮學校代表隊到俱樂部專業梯隊,黃河流域的足球青訓成果再次得到檢驗。
青海曲麻萊克瑞斯代表隊是去年首屆比賽的U11組別冠軍,今年他們組成男女兩支隊伍再赴黃河之約。這支來自黃河源頭的牧區球隊,平時訓練的場地平均海拔4300米以上,是一支不折不扣的“草根球隊”。
人口不到5萬的曲麻萊縣,如今擁有成年業餘足球隊20餘支、青少年足球隊30餘支。足球成爲隊員們走出大山、見識世界的一條重要途徑。
“現在我們訓練和參賽的條件比以前好了太多,這個暑假我們先後到南京、蘇州、長沙、西寧、蘭州等地參賽。”青海曲麻萊克瑞斯代表隊主教練杜國慶表示,相較於曾經簡陋、業餘的場地與設施,如今孩子們在家鄉的日常訓練已經可以得到比較專業的保障,再也不用踢“牛糞球”,穿“鹽殼衣”。
同樣來自西北的新疆吐魯番足球協會女子代表隊,整支隊伍均是來自新疆鄯善縣魯克沁鎮中心學校,2015年該校就被評爲“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學校足球隊建隊至今已有15年。
球隊主教練買買提·吾守爾介紹,目前學校足球隊共有120餘人,男女隊都有。球隊通過努力,一步步登上更高級別舞臺,先後拿過縣級、市級以及自治區級的冠軍,多次前往全國各地參賽,成績突出。
作爲此次比賽的男子組冠軍,河南省實驗中學代表隊成熟、高效的技戰術素養與紮實的個人基本功令人印象深刻。這支冠軍之師不僅此次比賽所向披靡,之前也多次獲得河南省中學生足球錦標賽冠軍、中國中學生足球協會杯初高中男子組雙料冠軍等榮譽。
“得益於成熟的人才選拔與訓練體系,我們球隊的學生從小就可以接觸到比較專業的足球訓練體系,現在人才儲備與培養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球隊主教練陶志強介紹,目前該校每年都有多名隊員進入中國中學生國家隊集訓營。
(小標題)從“單選題”到“加分項” 多地積極破局“12歲退役”現象
談及中國校園足球,“12歲退役”現象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許多孩子在小學畢業後因缺乏專業教練和場地、校園競賽體系不完善、升學就讀通道不暢等因素而不得已放棄足球訓練。
“12歲退役”是中國足球人才儲備面臨的重要問題,在這次比賽期間,來自全國各地的教練也分享了他們的思考與實踐。
蘭州市七里河小學體育教研組組長周韋華認爲,“12歲退役”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學生小學畢業後上初中是按片區劃分,掌握足球特長的學生進入劃片學校後,可能會因爲沒有專業教練指導而無奈放棄足球。
“近些年蘭州市已經開始探索相關解決方法,通過打通升學通道、允許學校特招足球特長生等措施,足球變成了學生們求學路上的一個‘加分項’,很有幫助。”周韋華說。
山西足協青訓中心代表隊領隊範毓魁表示,山西當地通過升學通道銜接以及競賽體系激勵等舉措,構建了多維度解決方案,爲青少年足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系統性支持。
買買提·吾守爾認爲,改善“12歲退役”現象,還要進一步深化體教融合,學生的學習成績不受訓練影響,升學表現優異,家長顧慮減輕,學生的足球之路自然能夠走得更遠。“從建隊開始我就告訴隊員們不能落下文化課學習,甚至還要學得比其他同學更好,我們外出比賽也會有隨隊老師進行輔導,現在家長都搶着讓孩子進校隊。”他說。
(小標題)從“小而少”到“多而高” 高水平賽事進一步夯實“金字塔基”
伴隨我國青少年足球人口快速增加,青少年足球賽事總量偏少、形式單一、高水平賽事不多的問題凸顯。衆多受訪者認爲,近年來,隨着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各地青少年可參加的高水平賽事明顯增多,從“賽練分離”到“以賽促練”,衆多高水平賽事正在進一步夯實中國足球金字塔基。
河南運之傑足球俱樂部理事長範運紅此次帶隊來到蘭州參賽。她表示,像這種跨區域、多省份的賽事對於隊員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驗。“以前我們經常是在本地參加比賽,現在跨省區切磋,在陌生的環境裡和陌生的高手對戰,對於球員成長具有重要作用。”範運紅說。
陶志強介紹說,在參加此次比賽之前,河南實驗中學的隊員剛剛前往重慶參加了一場國際邀請賽,小球員們和意大利烏迪內斯、韓國全北現代等球隊的青訓隊同場競技,表現並不遜色。陶志強認爲,高水平比賽應該成爲青少年球員成長的日常必需品,而非稀缺品,唯其如此,金字塔地基方能堅實,頂端纔有望閃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