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條協同發力 創新活力奔涌

4月16日,在位於寶雞市的中鐵高鐵電氣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高鐵電氣”)軌道交通供電裝備智慧產業園項目現場,工業機器人揮舞手臂間,一個個產品便“新鮮出爐”。園區屋頂鋪滿光伏,每年可減少1800噸二氧化碳排放。

“該項目於去年10月15日正式投產,生產的城市軌道交通系列產品和電氣化鐵路接觸網產品應用於包銀高鐵、墨西哥蒙特雷4&6號輕軌項目等國內外多條線路。”中鐵高鐵電氣高級工程師丁俊勇說。

當前,智能化水平的高低影響着產品核心競爭力。在此背景下,中鐵高鐵電氣投資4.03億元建設軌道交通供電裝備智慧產業園項目,預計年產單軌及磁浮系列產品300千米、“簡統化”鍛造接觸網產品210萬件。

“我們依託擁有的316項專利,通過5年深度科研攻堅,破解了制約接觸網高精度、高效率、高質量智能建造的關鍵難題。我們研製生產的‘簡統化’接觸網裝備腕臂零部件在數量上減少39%、螺紋副減少57%、緊固力矩種類減少50%。”丁俊勇介紹,該產品已在國內多條鐵路線路中“服役”,併成功走出國門,應用於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項目。

項目建設是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和“牛鼻子”。近年來,寶雞市圍繞13條重點產業鏈進行謀篇佈局,推進高端裝備製造與綠色產業融合發展。

寶雞市發展改革委項目辦主任樑寧博介紹,今年一季度,寶雞市233個市級新建項目開工175個、開工率75.11%,361個建設項目完成投資206.58億元、投資完成率36.29%。

4月16日,記者走進陝西鈦谷新材料產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鈦及鈦合金帶箔材、棒線材連軋生產線項目現場。這裡的設備全部安裝完畢,處於調試階段,計劃5月底投產。

項目負責人鄭海山介紹,該項目投資4.7億元,建設年產3000噸鈦帶箔材、5000噸棒線材的智能化生產線。

“我們自主設計的二十輥精軋機組量產航空級鈦箔,打破國外壟斷並通過中國商飛認證;熱連軋結合在線溫控技術生產的鈦合金棒絲材抗拉強度達1250MPa,耐壓性能提升30%。”鄭海山說。

該項目還依託寶雞鈦產業集羣優勢,就近獲取海綿鈦原料,物流成本降低25%,廢鈦回收率超90%,熔鍊能耗較行業平均降低18%;下游聯動航空航天、醫療器械企業,形成“原料—加工—終端”垂直鏈條,交付週期縮短50%。

從軌道交通到鈦產業,從硬科技技術突破到綠色環保生產,當前,寶雞市正以重點項目建設爲引擎,推動產業鏈協同創新,爲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大動能。(記者 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