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關稅、大臺風、大詐騙、大罷免 此刻民意想教訓在野黨還是執政黨
▲總統賴清德。(圖/總統府提供)
●單厚之/資深媒體人
距離7/26大罷免投票僅剩不到20天,近日卻傳出綠營對罷免結果轉趨保守,甚至憂心若連6席都達不到,「民進黨下場會很慘」;而藍營則傳出危險名單由原本的「3+5」變成「3+1」,大罷免的風向似乎已經出現變化。
大罷免風向出現變化 民進黨下半場失誤連連
這樣的變化並不令人意外,罷免的本質是仇恨動員,大罷免的核心則是「抗中保臺」,將國民黨整體都打成親中賣臺,大罷免纔有正當性,而無論國會改革、刪減總預算等等,都是國民黨「通匪」的罪證,目的就是要讓民進黨政府沒有辦法做事。
於是民進黨在3月展開了「人民是頭家」政策宣講,林右昌還宣佈要在全臺舉辦300場,民進黨政府則藉着陸配網紅「亞亞案」炒作軍人被吸收爲共諜,賴清德還說要恢復軍事審判制度。
《美麗島電子報》「2025年3月國政民調」,賴清德的信任度、滿意度、行政院長卓榮泰的滿意度、民進黨的好感度均大幅上揚,卓榮泰的滿意度甚至成長10.6%,賴清德、卓榮泰的滿意度均創就任以來新高,G7~G9的泛綠族羣佔比達到48.5%的誇張數字,單單G9深綠就有29.3%,比G1~G3泛藍的總和27.9%還要高,大罷免的氣勢也達到最高點。
但在4/2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對等關稅」之後,這樣的態勢就開始出現變化,賴清德、卓榮泰的滿意度逐月下滑,如今已經出現死亡交叉,G7~G9的泛綠板塊也逐月萎縮,6月已經掉到39.2%。
從4月開始,民進黨就已經「鎖不住」抗中保臺的議題,川普關稅的衝擊、匯率的大幅變化,讓民衆不得不將目光轉向經濟和和全球的變局,川普瘋狂舉措造成的衝擊,帶來立即且重大的危害,遠超過對臺灣的威脅或滲透。
偏偏此時又傳出綠營共諜案、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沈伯洋父親做中國生意、監察院公務車等事件,讓反共和亂刪預算的指控都出現破口。
民進黨手中的牌一下子少了許多,爲了不讓藍綠對抗的氣氛冷掉,卓榮泰宣佈刪減地方補助款、內政部長劉世芳拋出中正路更名,結果兩個議題都打到灰頭土臉,卓榮泰跳出來說沒有改路名的計劃,至於地方補助款則尋求追加預算解套。
因爲手中沒有其他牌,綠營把所有火力都集中在國民黨的死亡連署,甚至上升到「組織犯罪」的層級,檢調也全臺展開大搜索,國民黨黨工遭約談人數破百、羈押人數也達兩位數。單單一個死亡連署,綠營政論節目就講了兩個月,民衆有感也變無感。
檢調在大罷免中太過搶戲,卻發生了前臺北市副市長彭振聲妻子的不幸事件,質疑檢調不當辦案、押人取供的後座力一夕涌現,結果檢調又強勢將承辦檢察官照片做成梗圖的相關人等逮捕、羈押。偏偏接着又發生臺中一家五口因詐騙集體輕生,而檢警最終僅以15萬元交保,讓民衆對司法體系的不滿達到最高點。
爲了替大罷免增溫,賴清德日前展開「團結十講」,結果場場出包,連曹興誠都跳出來說賴清德「離題」,「雜質說」更引發強烈的批評,網上出現不少「我雜質、我驕傲」的聲音。最終賴清德以颱風爲由,臨時喊卡第五講,未來很可能沒有後續。
丹娜絲颱風也打斷了罷免的政治節奏,沒受到颱風影響的北北基桃,藍營可以如常進行反罷免的宣講和活動,但政府官員和執政黨若此時再談大罷免,就會遭致強烈的批評。在罷免最後衝刺的階段,民進黨卻不得不停火,讓大罷免的氣勢難以延續。
選舉和罷免一樣,在最後階段都是比誰犯錯少,民進黨在上半場接連打了31:0、24:0的好球,結果下半場卻失誤連連,甚至連主將賴清德都不得不退場,大罷免的風向怎麼可能不轉?
▼從4月開始,民進黨就已經「鎖不住」抗中保臺的議題,川普關稅的衝擊、匯率的大幅變化,讓民衆不得不將目光轉向經濟和和全球的變局。(圖/記者屠惠剛攝)
不能苦民所苦、還整天想着大罷免 怎麼會不令人反感?
對民衆而言,即將掀牌的關稅、讓人深惡痛絕的詐騙,樣樣都比賴清德口中的長毛象、雜質、制憲會議、補貼臺電來的重要得多。
民進黨不能苦民所苦、急民所急,還整天只想着大罷免,怎麼會不令人反感?再退一萬步來說,真的「大罷免、大成功」之後,關稅的問題就能解決、詐騙就能弊絕風清嗎?
在外有川普、內有重大事件,不畏因果的司法檢調又遭遇業報的情況下,民進黨已經無法控制政治議題的走向,鎖不住抗中保臺、激不起人民對在野黨的仇恨,卻不斷暴露自己執政的無能、一次又一次的激怒人民。
此時此刻的民意,究竟想要教訓在野黨還是執政黨,還真的不好說。這樣的大罷免,距離成功自然越來越遠。
▼此時此刻的民意,究竟想要教訓在野黨還是執政黨,還真的不好說。(圖/記者李毓康攝)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轉載自「美麗島電子報」,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