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炒房措施見效 會有第八波管制?央行副總裁給解答

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21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房屋稅2.0課徵亂象與金融機構對不動產融資緊縮及中央銀行信用管制措施對房地產交易之影響」專題報告,立委關注中央銀行前七波信用管制成效,央行副總裁嚴宗大表示,交易量近幾個月確實有走緩下降的現象,但目前房價降幅還是沒有特別明顯,後續密切注意。

立委林德福指出,第七波管制措施嚇阻炒房,降低不動產集中度,房市已明顯降溫,公股銀行統計,前四月新承作房貸金額件數下滑,而房貸利率上升,信用管制措施實施至今,目前房市轉冷,是否還在央行可控狀態內?

嚴宗大表示,交易量近幾個月確實有走緩下降的現象,但目前房價降幅還是沒有特別明顯,至於央行房市管制措施是否要鬆綁,央行每次理事會都會檢視房市管理措施有效性,若要檢討或修正,就會向理事會報告相關提案。

林德福提到,川普關稅帶來國際金融情勢不確定性上升,對房市是否有進一步受到衝擊?嚴宗大則說,「這是一個較大的問題」,因川普很多政策仍不清楚未來動向,但每一季理事會之前都會檢視過去執行成效,後續密切注意。

對於近期市場傳出央行管制措施將調整,嚴宗大強調,5月初已有重申,央行政策目前尚無調整規畫。林德福追問,第2季理監事會是否有機會調整管制措施?嚴宗大說,這將由理監事會來討論,不方便在這裡迴應。

林德福也提到,先前央行總裁楊金龍提到,房市信用管制成效主要根據三條件,一是信用管制措施成效、二是不動產市場狀況、三是不動資源有無傾斜,後續再來決定是否調整。央行未推出第八波管制措施,是否意味着成效已達滿分?

嚴宗大表示,央行密切注意不動產市場發展情形,會滾動式檢討,但央行也不是隻看三條件,還要看國內外市場影響再來判斷。

立委邱志偉則說,央行規定換屋族在取得新屋貸款後,承諾在一年內將舊屋出售,並完成產權移轉登記,得不受貸款成數上限及不得有寬限期之限制,但他認爲一年時間太短,並非每個地區都合適,應彈性處理,對此,嚴宗大表示,外界的意見央行都會參考研議。

央行書面報告指出,爲防範銀行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市場,央行自2020年12月起實施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第二次管制措施在2016年3月鬆綁後,不動產貸款集中度最低來到2018年9月底的34.45%,其後即逐步攀升至2020年10月底的35.93%,央行在2020年12月實施第三次管制措施,至今已七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央行並於去年8月採取道德勸說,請銀行自主控管2024年第4季至2025年第4季不動產貸款總量,強化金融機構控管不動產授信風險。

央行信用管制措施執行迄今,銀行受限貸款成數下降,房市交易降溫,民衆看漲房價預期心理下降,不動產貸款集中度緩降,執行已有成效。惟不動產貸款集中度雖略見下降,但不動產貸款餘額仍持續增加,信用資源仍有過度流向不動產相關部門之情形。央行持續密切追蹤各季各銀行控管目標執行情形,並督促銀行落實執行不動產貸款具體量化改善方案。未來央行仍將持續關注不動產貸款及房地產市場發展情形,並檢視管制措施之執行成效,適時檢討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