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篩檢重大突破!基隆經驗登國際期刊 死亡率降3成
臺灣大學醫學院及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以基隆及臺南的社區健檢資料研究,證實若糞便潛血檢查起始年齡下修至40歲,可顯著降低40至49歲族羣的大腸癌死亡率,並於6月刊載國際醫學期刊《JAMA Oncology》。(基隆市衛生局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基隆市的「闔家歡」健檢爲全國第1個社區整合式篩檢,幷包括糞便潛血檢查篩檢大腸癌項目。臺灣大學醫學院及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以基隆及臺南社區篩檢資料進行研究,並證實若糞便潛血檢查起始年齡從50歲下修40歲,可顯著降低40至49歲族羣的大腸癌死亡率3成,並於6月榮登國際頂尖醫學期刊《JAMA Oncology》。
基隆市衛生局指出,國際頂尖醫學期刊《JAMA Oncology》6月刊登一篇由臺灣大學醫學院及公共衛生學院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該研究以基隆及臺南早年社區型篩檢經驗證實,將糞便潛血檢查起始年齡從50歲下修至40歲,可顯著降低40至49歲族羣的大腸癌發生率21%至25%,死亡率更下降34%至39%。
基隆的闔家歡社區式健檢已施行26年,篩檢項目包含以糞便潛血檢查篩檢大腸癌。圖爲篩檢情形。(基隆市衛生局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基隆市衛生局長張賢政表示,透過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潛在疾病或疾病前期病變,才能早期治療避免惡化,呼籲30歲以上市民應積極參與篩檢保健康。(基隆市衛生局提供/徐佑升基隆傳真)
衛生局長張賢政表示,基隆的闔家歡健檢是全國第1個社區整合式篩檢,施行26年來,獲得歷任市長及議會支持,在新冠疫情後於社區重啓並擴大,市政總預算雖有限,但仍逐年增加預算編列投注於闔家歡健檢。衛生局及合作醫療院所也搭配國健署公費篩檢預算,以涵蓋更多慢性病、癌症篩檢項目,以及長者整合功能評估,並涵蓋更多市民。
張賢政指出,篩檢項目包含以糞便潛血檢查篩檢大腸癌,基隆初期依當年醫學知識推估設定此篩檢從40歲開始,至國健署納入全國公費後,則從50歲開始篩檢,有家族史者更提早到40歲。
張說,健檢的篩檢大腸癌項目爲此次實證研究的核心基礎,且臺大團隊此次研究,不額外再實驗介入,以不侵害市民權益,並顧及隱私及倫理的方式,進行資料分析,而能對全國甚至各國健康篩檢政策實證有貢獻,照顧到更多後續年輕世代。
張強調,透過早期篩檢,早期發現潛在疾病或疾病前期病變,才能早期治療避免惡化,今年度闔家歡健檢日前於七堵區場次,參加人數累計已突破6千人。他呼籲,30歲以上市民應積極參與篩檢,特別是年滿45歲者,務必定期接受糞便潛血檢查,潛血陽性者再做大腸鏡檢查,減少疾病風險保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