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世博「淨賺57億」逆風翻盤!場館閉幕再利用 未來去處曝光
▲日本關西大阪世博將於13日閉幕。(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王佩翊/編譯
大阪關西世博即將在13日正式閉幕,主辦方公佈最新統計數據,截至11日爲止總入場人數已突破2500萬人次,而吉祥物「脈脈」等周邊商品也熱賣800億日圓(約163億臺幣),本屆世博利潤有望達280億日圓(約57億臺幣)。此外,熱門場館與園區內裝置在閉幕後的去處,也引起網友關注。
大阪世博閉幕後,多數展館將迎來新去處。主辦單位日本博覽會協會事務總長石毛博行透露,全場共84間展館中約有2成將移至其他地點重新展出或再利用。其中,最受歡迎、被譽爲「一位難求」的荷蘭館,將由保聖那(Pasona)集團接手,與展示以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製成心臟模型的保聖那館一同搬到會場對面的兵庫縣淡路島。
此外,烏茲別克館預計拆解後運回母國重建,「生命遊樂場」水母館將移往廣島縣福山市改爲公共設施使用。
同時,耗資約2億日圓(約新臺幣4100萬元)打造的公廁也不會浪費,將搬遷至大阪府河內長野市植物園再利用。至於象徵性極高的木造大屋頂,拆除後的木材將送往石川縣地震災區,作爲公營住宅的建材,讓世博的精神以另一種形式延續下去。
這場爲期半年的國際博覽會,開幕初期曾面臨冷清局面,單日入場人數甚至一度跌破5萬人次,讓外界質疑活動效益,飽受爭議。然而隨着口碑發酵及宣傳加強,參觀熱潮在會期後半段明顯回升,特別是9月12日之後,每日入場人數均穩定維持在20萬人以上。
大阪關西世博閉幕式將於13日下午2時隆重登場,現場將舉辦專業軍樂隊表演,並邀請各參展國家及地區代表手持國旗參與盛大遊行活動,爲這場國際盛會畫下完美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