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賺逾百億成光伏“盈利王” 陽光電源何以逆襲?
本報記者 張英英 吳可仲 北京報道
在光伏“寒冬”之下,陽光電源(300274.SZ)卻“逆勢”交出史上最佳“成績單”。
4月25日晚間,陽光電源披露的2024年年度報告及2025年第一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全年實現營業收入778.57億元,同比增長7.7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爲110.36億元,同比增長16.92%;2025年第一季度延續高增長,營收190.36億元,同比增長 50.9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26億元,同比增長 82.52%。
《中國經營報》記者梳理髮現,儘管陽光電源業績增速同比有所放緩,但這一份成績已經達到了史上最高水平——淨利潤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成爲光伏行業的“盈利王”。並且,在充滿不確定性的2025年,陽光電源第一季度實現“開門紅”,在衆多龍頭企業中表現突出。
對於上述業績表現,記者聯繫陽光電源方面置評,截至發稿未獲回覆。
不過,陽光電源方面在年度報告中解讀2024年業績時稱:“在行業增速放緩、競爭加劇、普遍虧損的情況下,公司收入、利潤依然實現增長已屬不易。”陽光電源方面表示,這主要得益於公司核心競爭力持續凸顯,品牌影響力不斷擴大。公司一直聚焦主賽道,堅持縱深發展,核心業務實施全覆蓋戰略,充分發揮全球營銷服務網絡優勢,使得品牌力、營銷力、產品力、服務力持續提升。
從二級市場表現來看,陽光電源在業績公佈後的首個交易日(4月28日)股價飄紅,收盤報62.6元/股,上漲6.43%,總市值1298億元。
陽光電源由曹仁賢在1997年創立,目前業務產品主要包括光伏逆變器、風電變流器、儲能系統、新能源汽車驅動系統、充電設備、水面光伏系統、智慧能源運維服務等。
儘管業務覆蓋面較廣,但陽光電源的收入主要來源於光伏和儲能板塊。2024年,光伏和儲能兩個板塊分別貢獻營業收入479.04億元和249.59億元,佔比分別爲61.53%和32.06%。
分產品來看,光伏逆變器等電力電子轉換設備、新能源投資開發和儲能系統爲陽光電源的三大收入支撐,2024年營業收入佔比分別爲37.41%、26.98%和32.06%。
根據標普全球的數據,陽光電源光伏逆變器出貨量蟬聯全球第一,儲能系統累計裝機量也位列全球榜首。2024年,公司光伏逆變器全球發貨量147GW,同比增長13%,儲能系統全球發貨28GWh,同比增長167%。
在新能源開發領域,陽光電源旗下控股子公司陽光新能源業務覆蓋國內30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並深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截至報告期末,公司已經實現全球累計開發建設光伏、風力發電站超5400萬千瓦。
記者注意到,2024年,陽光電源的光伏逆變器等電力電子轉換設備、新能源投資開發業務收入分別增長5.33%和下降15.08%,毛利率分別爲30.90%(下滑1.94%)和19.4%(增長3.06%)。相比之下,陽光電源的儲能系統業務收入增長高達40.21%,毛利率達36.69%(增長4.07%)
值得注意的是,陽光電源的新能源投資開發業務增長瓶頸在2025年第一季度依然存在,收入延續了2024年的下降趨勢。
4月27日,陽光電源方面公開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並對業績等情況給予說明:“2025年一季度,從收入結構來看,公司逆變器同比保持了良性增長,儲能實現了快速增長,新能源投資開發業務收入有所下降,主要系低毛利的家庭光伏業務收入佔比提升。”
陽光電源此前制定的2025年儲能(系統)全球出貨目標爲40GWh—50GWh。但由於美國關稅政策影響,給該目標增添了不確定性。“假如美國高關稅政策一直持續,極限情況下和年初目標相比會影響全年發貨4GWh—5GWh,整體發貨影響有限。”陽光電源方面稱。
2025年4月以來,美國特朗普政府宣佈向全球多國加徵“對等關稅”,對光伏和儲能行業產生了較大影響。據陽光電源方面透露,美國市場收入約佔公司整體收入的10%—20%。
此外,疊加今年出臺的國內電力市場化新政(136號文件)的影響,光伏和儲能市場變數增加。
在發貨節奏方面,陽光電源方面表示,光伏逆變器正常發貨;儲能業務方面,近期對於美國市場發貨暫停,但市場還在,只是後推了;其他市場的發貨節奏基本符合預期。
針對全球光伏市場需求,陽光電源方面表示,光伏長期需求保持增長,2024年至2030年的複合增長率預計在10%以上。由於基數比較大,疊加美國關稅和中國136號文件影響,整體市場會被推遲。
陽光電源方面進一步解釋稱:“考慮到基數較大,今年國內光伏市場增長壓力較大,但未來幾年應該會比較樂觀。歐洲光伏市場相對穩定,美國市場今年可能面臨增長承壓;東南亞、中東、南美等地區光伏市場則保持增資態勢。總體來說,今年光伏市場相對較爲困難,但度過今年後,市場有望進行調整糾偏,長遠來看,行業仍充滿信心。”
在年利潤達到史上峰值時,陽光電源董監高人員2024年的總體報酬也進一步提升。其中,顧亦磊、吳家貌、張許成的稅前報酬總額分別高達1750萬元、1294萬元和512萬元,均高於董事長曹仁賢的388萬元。
公開信息顯示,顧亦磊2015年加入陽光電源,今年47歲,現任公司副董事長、高級副總裁兼光儲集團總裁;吳家貌於2005年3月加入陽光電源,今年53歲,擔任公司董事、高級副總裁兼光儲集團全球營銷總裁。
此外,張許成今年也53歲,現任陽光電源董事及其控股子公司陽光新能源董事長、總裁,泰禾智能(603656.SH)董事長。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年,陽光新能源通過收購等方式將泰禾智能收入麾下。截至2024年年報期末,陽光新能源持有泰禾智能的股權比例爲11.24%,擁有14.36%的表決權,爲泰禾智能控股股東,曹仁賢爲泰禾智能實際控制人。
對此,外界不少人士認爲,陽光電源此舉有意讓陽光新能源借殼上市。2023年12月,陽光電源方面曾宣佈擬分拆陽光新能源上市。
(編輯:董曙光 審覈:吳可仲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