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料破冰”到“品牌集聚”,上海如何成爲全球美妝創新策源地
“拜爾斯道夫 2025 年向妮維雅(上海)有限公司注資 3142 萬美元。”拜爾斯道夫中國企業事務總經理雷開霆在3月28日的一場市政府新聞辦“總部面對面”系列的採訪活動上,向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媒體透露,未來這筆資金將用在三大戰略方向:本土配方研發、智能製造再提級、精準營銷佈局。
這家向來“保守”的百年德國企業之所以願意加大投資,其實是源於其對上海營商環境的信心。
追溯起來,1984 年,拜爾斯道夫以“三來一補”的模式與上海日化集團合作成爲改革開放初期首批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之一。十年後,拜爾斯道夫與上海日化集團下屬二廠成立中外合資企業——妮維雅(上海)有限公司。
吸引跨國公司地區總部和外資研發中心是上海利用外資的特色工作和亮點。自2002年上海在全國率先出臺總部支持政策以來,根據跨國公司投資新動向和新特點,不斷優化升級支持總部經濟發展政策。
如今,上海也在各方面給予相關外資企業支持。
2024 年在上海第七屆進博會開幕之際,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公告,拜爾斯道夫的解決色素沉着的專利成分 “異丁基酰胺基噻唑基間苯二酚”(Thiamidol630)正式獲得我國美白祛斑類化妝品新原料註冊證書。
“Thiamidol630 成爲中國歷史上第 2 個美白祛斑新原料、《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實施後第 1 個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的美白祛斑新原料,是國妝新原料註冊的第 1 號。”在雷開霆看來,這是拜爾斯道夫的“211”工程。
而這個榮譽更是屬於上海的。據相關部門介紹,註冊人妮維雅(上海)有限公司申報的 Thiamidol630 在《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實施第 3 年 11 個月即獲得了批准,打破了此前《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31 年期間僅批准 1 個美白祛斑新原料的歷史性侷限。
如今, “上海速度”還在進行中。據上海商務委方面透露,今年2月,制定出臺了《上海市支持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提升能級的若干措施》,更加註重對總部增加實質功能的支持,鼓勵總部集聚研發創新、財資管理、投資決策、採購分銷、供應鏈管理、共享服務等功能,成爲多功能總部;更加註重對高能級總部培育,鼓勵總部升級爲亞太區總部,設立生物醫藥、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等細分賽道事業部全球總部,並給予更大力度的資金支持。
2024年,上海新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0家、外資研發中心30家。全市新設立外資企業近6000家,實際使用外資超過176億美元,引資規模保持高位。上海依然是外商最青睞的投資首選地之一、跨國公司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佈局的首選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