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三人制” 首創到全國賽事奪冠 濟南市天橋區校園足球走出特色發展新路徑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1日訊近年來,在濟南市天橋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區教體局的積極推動下,天橋區校園足球從基礎走向普及再到質優,共有27所學校先後被評爲“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數量佔比全市第一。
天橋區的校園足球發展始於對硬件設施的大力投入。近年來,天橋區借力城市更新,打造高標準足球場並配齊專業訓練器材。其中,成通中學配備真草皮足球場地,黃崗小學、瑞景中學配備了室外人工草坪、專業照明系統等,爲官紮營小學、寶華小學、第五十六中學等翻新原有運動場地,建設爲符合國家標準的塑膠運動場,可滿足日常訓練與小型賽事需求,讓孩子們盡情享受專業的運動設施。作爲地處老舊小區的學校,天橋實驗小學曾受困於場地侷促的難題,五一廣場結了“對子”:老師帶隊步行8分鐘到廣場訓練,廣場爲同學們預留傍晚黃金時段。既解決了學校場地侷促,又讓公共空間煥發了更多活力,這種“共享場地”的模式,以資源聯動的巧思,巧妙破解了老城區學校的空間困局。
天橋區將校園足球推廣工作納入區教體局重點工作,全區所有學校均有校級足球隊,三年級至八年級各年級均有區級足球隊,分級分類因地制宜,在一、二年級推廣“三人制”足球,在三、四年級推廣“五人制”足球,在五、六、七年級推廣“八人制”足球,其中“三人制”爲天橋首創,打破了場地限制,使孩子“不管會不會都能踢兩腳”。
此外,區屬各學校通過引進足球教練、劃撥專項經費等,開展專業的訓練課程,如瑞景小學擁有2名專職足球教師;楓景小學在擁有3名足球專項教師之外,又引進了專業俱樂部3名專業教師共同授課。興麓小學設立“校園足球專項基金”,佔體育經費62%,用於器材更新、教師培訓及賽事組織。
寶華小學在2024年濟南市球迷協會第二屆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上獲得季軍,楓景小學在2025年河北黃驊“星程杯”全國足球邀請賽上取得U11組冠軍;天橋實驗小學足球隊在2023中國慶雲“祥雲杯”全國青少年足球邀請賽上奪得冠軍等,展現了天橋足球教育的優秀成果。
將一項運動引進並普及、將一羣懵懂的學生培養成較爲專業的運動員,這與工作的系統推進密不可分。天橋區以“多形式賽事聯動、多層次梯隊建設、多維度資源整合”爲抓手,創新開展班級聯賽、校級對抗賽等實踐活動,持續擴大校園足球影響力,構建起“以賽促練、以練強技”的成長體系,爲學生提升足球競技水平、夯實運動能力搭建起了多元化平臺。
從最初將足球引入課堂,激發學生興趣作爲“特色”,到如今逐步建立起完善的梯隊體系,足球已不僅僅是天橋區校園裡的一項運動,更是培養了衆多擁有足球特長的學生,輸送了許多優秀人才。
天橋的校園足球教育之路,是一條從“特色”到“特長”,再到“全面發展”的探索之路。這條路上,教育工作者們用汗水和智慧,爲青少年的成長鋪就了一條希望之路。天橋區將繼續加大對校園足球的投入,進一步完善足球設施,加強教練隊伍建設,推動校園足球向更高水平發展。
閃電新聞記者 張風碩 通訊員 蘇晗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