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糧倉變化看農業現代化(編輯手記)

張偉昊

倉廩實,天下安。我國糧食連年豐收,確保庫存糧食質量良好,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從簡易的土木糧倉到科技感十足的智慧綠色糧倉,幾十年間,儲糧管理經歷了深刻變革,取得了可喜成就。

隨着科技進步,國家大糧倉越來越智能,農戶自行儲糧也更有保障。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陽縣採用政府投資、農戶參與的方式,爲農戶提供小糧倉、真空袋等儲糧工具,技術人員還進村入戶進行科學儲糧指導;河北邯鄲市永年區推出“共享倉儲”服務,農戶可免費將糧食存入產後服務中心,享受代烘乾、代銷售等多項服務。

糧倉的變遷,也是農業全產業鏈技術升級的縮影。從無人機植保,到機械化收割,再到智能化烘乾,農業科技發力創新,提升生產效率,減少糧食損耗。AI助推智慧育種、認證種子進入市場、高標準農田加速建設……更優質的種子、更肥沃的土地,讓作物旺盛生長,保障糧食豐收。

不僅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好、吃得鮮,中國人對豐收的追求,不只是簡單的產量數字。以科技爲引領,以民生爲旨歸,中國農業現代化正大步向前。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22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