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城市文化面貌的識別度(編輯手記)
陳圓圓
近期舉行的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指出,“轉變城市發展動力,更加註重特色發展”“加強城市文化軟實力建設”。城市的個性,往往藏在極具辨識度的文化IP裡。近年來,憑藉地方特色與“獨門技藝”,各地加速打造特色鮮明的文化IP,引發現象級傳播。
城市個性的塑造,是場文化的接力賽,需要細心與耐心。西寧與雪豹的共生,源自數十年生態保護的堅守;佛山醒獅文化的鮮活,源自非遺代代相傳的生命力。深植於一方水土的文化基因,散發着各具特色的文化魅力。西安的城牆根下,秦腔混着羊肉泡饃的熱氣;重慶的梯坎巷弄裡,火鍋的香味隨着山城霧氣瀰漫。這些細節像一幀幀高分辨率影像,共同構成了城市的文化面貌。
從人文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城市文化軟實力的比拼,不是隻比誰更高、更亮、更現代,而是比誰更有辨識度。高識別度的文化,能沉澱出真實的質感,能形成長久的吸引力。一座美好的城市,是一部可觸摸的立體史詩。唯有對城市人文進行深度開掘,將流量化爲養分,才能讓城市個性化生長、內涵式發展,刻下不可複製的座標。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24日 1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