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家寶”中汲取力量(編輯手記)

曹雪盟

不準子女們吃公家飯、坐公家車,更不給子女“走後門”;要求他們認真學習、勤於勞動、儉樸節約……翻開謝覺哉的家書,一句句對家人的告誡、叮囑背後,是優良家風家教的生動傳承。

好的家庭離不開好的家風家教。對黨員領導幹部而言,家風不僅關乎一個家庭,更關係到黨風、政風、民風。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清白做人、勤儉齊家、乾淨做事、廉潔從政,管好自己和家人,涵養新時代共產黨人的良好家風。”

注重家風家教,一直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毛澤東同志曾立下“戀親不爲親徇私,念舊不爲舊謀利,濟親不爲親撐腰”的“三原則”;周恩來同志制定了“十條家規”,並告誡領導幹部要過好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和生活關……回溯黨史,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躬身垂範、律己治家,爲涵養優良家風家教樹立了榜樣。無數中國共產黨人以紅色家風爲“傳家寶”,熔鑄成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

今天,讓我們重溫這些帶着溫度的信箋,從一封封家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厚植家國情懷,涵養良好家風。

《 人民日報 》( 2025年08月06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