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城時評】DeepSeek能取代董宇輝嗎?
近日,一則關於“00後主播利用DeepSeek技術在一天內實現3.3億元銷售額”的新聞迅速登上各大社交媒體熱搜榜,成爲公衆關注的焦點。這位年輕主播的成功案例不僅展示了AI技術在直播帶貨領域的巨大潛力,也引發了社會各界對於AI賦能商業創新的廣泛討論。
據瞭解,創造這一成績的主播來自“交個朋友”直播間。針對該數據的真實性,3月11日,“交個朋友”相關負責人迴應記者稱,3.3億元的數據是真實的,“這是幾位主播加在一起的成績”。
自DeepSeek問世以來,與之相關的新聞總能引發輿論熱議。然而,人們最關心的依然是:DeepSeek究竟能爲我們帶來什麼?“00後主播利用DeepSeek一天賣出3.3億元”這一案例似乎以簡單直接的方式給出了答案:DeepSeek不僅能推動技術升級,還能帶來財富的快速增長。這一現象無疑進一步加深了DeepSeek的“神話”色彩。
從數據來看,日銷售額達到3.3億元確實令人矚目。以董宇輝爲例,其“與輝同行”直播間在一年時間內直播帶貨銷售總額接近100億元,而抖音平臺首播首日的銷售額僅爲1億元左右。在董宇輝本人直播頻率逐漸下降的情況下,其直播間月均銷售額穩定在2500萬至5000萬元之間。這是頭部主播的帶貨能力。那麼,這是否意味着在DeepSeek的技術加持下,普通主播就能輕鬆超越董宇輝?
評論區充滿了質疑的聲音。點贊較高的幾條留言調侃道,“我用DeepSeek經過七天七夜的驗算,已經獲得了2萬億的方案”“我用DeepSeek找了媳婦,只用了半天,孩子都28歲了”……這些調侃的背後,實際上是對事件真實性的質疑,用幽默的方式解構了某種看似不真實甚至荒誕的現象。
我們暫且不論“用DeepSeek一天賣出3.3億元”的真實性,但有幾個問題值得深入探討。首先,這一事件以新聞的形式出現,卻缺乏必要的新聞要素,如具體的時間、地點、人物和詳細的過程,給人一種“開局一張圖,內容全靠編”的感覺。其次,“3.3億”這一數據來自內部爆料,真實性存疑。記者查詢某直播數據分析平臺發現,“交個朋友”抖音直播間3月8日的直播銷售額約爲2.5億元,與3.3億元存在較大出入。
近年來,類似的“造富神話”層出不窮,例如“90後小夥修褲子拉鍊年入百萬”“美女白領回鄉養豬年入400萬”,真真假假讓人難以分辨。“用DeepSeek一天賣出3.3億元”是否也是同樣的套路,令人懷疑。
“交個朋友”直播間官方微博高調宣傳此事,自豪地表示“交個朋友喜提熱搜”,這一行爲也讓人感到困惑。直播帶貨行業門檻較低,競爭異常激烈,行業內卷嚴重。通過DeepSeek實現商業突破固然是一種優勢,但哪家企業會將自己的核心技術和成功路徑公之於衆,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交個朋友”的工作人員表示,AI不僅能夠自動生成標準化的口播文案,精準提煉商品核心賣點,還能根據不同直播間場景靈活調整話術,極大地提升了內容生產的效率和質量。然而,這種自我宣傳的說服力有限。因爲直播帶貨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在於產品的賣點和直播話術,而在於主播能否提供情緒價值和個人魅力。如果DeepSeek提供的僅僅是標準化的話術和賣點提煉,技術再先進,也難以超越董宇輝、李佳琦等頭部主播,更無法完全取代他們。
DeepSeek的確會爲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深遠的影響。擁抱新技術是時代的必然趨勢,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要將其神化。任何技術一旦被過度吹捧,就可能成爲騙子的工具。工具永遠只是工具,人才是真正的主導者。我們不應迷失在工具崇拜中,而應保持清醒的自我判斷和持續學習的能力。
開屏新聞首席評論員 吳龍貴
責任編輯 貓恩泊
責任校對 羅秋旭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李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