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平臺/智慧協作 打造醫療 AI 國家隊
在急診現場,醫師一邊看診、一邊輸入病歷,護理師下班後仍須加班補寫紀錄,這樣的高壓日常,正是智慧醫療最迫切需要介入的關鍵場域。
爲協助醫護減壓、提升照護效率,工研院攜手亞東醫院、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與奇美醫院,共同推出MedBobi2.0整合平臺,以AI爲核心,從語音辨識進化爲能理解醫療語境、即時迴應的臨牀決策助理,全面邁向智慧協作新階段。期盼協助打造醫療AI國家隊,爲健康臺灣注入強勁動能。
爲協助解決臺灣護理人力短缺、護病比遠高於國際建議標準等挑戰,工研院2024年開發出MedBobi1.0「醫護聲易通」,導入亞東醫院後,透過語音辨識即時轉錄問診內容,減少護理人員約90%的文書負擔。
然而,研發團隊進一步發現,想要讓AI醫療應用真正落地,須有充足的AI訓練「語料(指臨牀上常用的溝通術語)」及可相容擴充之系統。過去臺灣因各醫療體系及科別的專業用語差異甚大,難以全臺通用;而醫療院所的軟體系統規格不一、IT架構差異大,亦難以跨機構整合與國際接軌。
爲此研發團隊採開放式整合策略,將系統進一步升級成MedBobi2.0,串聯北中南四大醫療體系的臨牀語料,涵蓋國語、臺語、客語等在地腔調,並導入國際標準FHIR(快速醫療照護互通資源),打造具延展性與互通性的智慧醫療平臺。
同時,運用代理式人工智慧(AgenticAI)技術,不僅能理解醫療術語與臨牀情境,還能主動提出診斷與用藥建議,從單純紀錄工具進化爲具臨牀判斷力的智慧幫手。
整合多院所、多科別的語料,MedBobi2.0提供即時問診記錄、交班摘要生成與護理紀錄建議等功能,大幅減輕行政負擔,提升整體照護品質。透過開放式平臺架構與攜手產業組隊的合作模式,可協助臺灣逐步建立AI醫療落地的標準化經驗與可擴散的產業模式,未來更可延伸至長照機構,甚至輸出至泰國、越南等新南向國家,成爲臺灣智慧醫療創新的代表作與出口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