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算力與能源浪潮,2024年業績躍升!鉑科新材如何打造下一個增長曲線?

2024年,全球科技產業正被兩股強大的力量驅動:AI算力的指數級增長和不可逆轉的能源結構轉型。

一方面,有研究機構預測,到2030年AI算力需求相比2020年將激增500倍,超過100 ZFLOPS,人類步入YB數據時代;另一方面,國際能源署(IEA)在其《2023年可再生能源報告》中預測,僅在2023至2028年間,全球就將新增7300吉瓦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這兩大趨勢,共同構成了對高性能電力電子材料與元件的巨大需求場。

在這場宏大的產業變革中,一家專注於金屬軟磁粉、粉芯及芯片電感研發與製造的企業——鉑科新材,憑藉其核心技術卡位,正迎來高光時刻。

該公司的核心產品是實現高效、穩定電能變換的關鍵一環,廣泛應用於光伏、新能源汽車、數據中心、AI服務器等黃金賽道。年報顯示,鉑科新材精準把握市場脈動,其“三條增長曲線”——金屬軟磁粉芯、芯片電感、金屬軟磁粉末業務在2024年均取得亮眼增長,驗證了其戰略佈局的前瞻性。2025年,鉑科新材持續向前邁進,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14.40%;實現淨利潤7376.41萬元,同比增長3.13%,保持了穩健的經營態勢。

當市場聚焦於算法與應用層時,支撐這一切的底層硬件技術往往是隱匿的巨人。鉑科新材提供了一個範本,揭示了材料科學的創新如何驅動算力與能源兩大引擎高效運轉,以及一家中國企業如何在全球供應鏈中,憑藉技術迭代與戰略協同,構建自身的增長飛輪。

技術驅動市場:鉑科新材如何在AI和新能源時代脫穎而出

在AI浪潮與能源轉型的推動下,鉑科新材2024年業績再攀高峰。根據公司發佈的2024年年報,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6.63億元,同比增長43.54%;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3.76億元,同比增長46.90%,業績增長顯著。

具體來看,公司在金屬軟磁粉芯、芯片電感、金屬軟磁粉末三個業務方向的持續突破,成爲拉動公司實現業績爆發的重要動因。

金屬軟磁粉芯製備的電感器和變壓器具有高效率、高穩定性和低噪聲的特點。隨着下游應用場景的增加,鉑科新材在光伏儲能、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數據中心等核心領域的粉芯銷售均實現較高增長,這是技術領先性轉化爲市場份額的直觀體現。

年報數據顯示,作爲公司核心業務板塊,金屬軟磁粉芯業務在2024年實現銷售收入12.34億元,同比增長20.2%,在數據中心、新能源汽車及光伏儲能等關鍵下游領域的需求驅動下穩步增長,市場領先地位得到鞏固。

另一方面,AI算力的爆發式增長,也對芯片電感提出了全新要求。

有機構預測的未來十年AI算力500倍增長,直接轉化爲對GPU、FPGA、ASIC等大算力芯片供電模塊的極致挑戰:芯片製程逼近3納米,工作電壓降低,但電流需求飆升,同時要求供電單元極度小型化。根據TrendForce集邦諮詢數據,僅2024年全球AI服務器出貨量年增幅便高達46%,在服務器整體佔比中達到驚人的65%。

在此背景下,傳統鐵氧體電感在飽和磁通密度(Bs)和高頻大電流下的表現已難滿足前沿需求。鉑科新材憑藉在金屬軟磁材料領域的積澱,成功開發出適用於高達10MHz開關頻率的金屬軟磁複合材料,並通過獨創的“高壓成型結合銅鐵共燒工藝”,製造出具有高效率、小體積、高可靠性、耐大電流特性的芯片電感。

這使其成爲MPS、英飛凌等全球半導體設計和製造大廠的關鍵供應商,並持續拓展新客戶。芯片電感業務的高速增長,構築了鉑科新材的“第二增長曲線”。

財報數據顯示,該業務板塊在2024年實現了爆發式增長,銷售收入達到3.86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75.76%,強力印證了其在AI服務器、GPU等大算力應用領域的競爭優勢和市場潛力,已成爲公司業務發展規劃中的主力軍。

此外,金屬軟磁粉末已經成爲公司另一具備潛力的增長極。

公司通過真空熔鍊、氣霧化、水霧化及高能球磨等核心技術,精準控制粉末的成分、粒徑和形貌,從而掌握材料性能的源頭。其自主研發的高飽和防鏽鐵硅鉻(FeSiCr)粉末,實現了高飽和磁感應強度(Bs≥1.5T)與低矯頑力(Hc≤100A/m)的優異組合,性能超越進口產品,已規模化量產並加速進口替代。同時,適用於更高頻率的非晶納米晶粉末也已進入量產導入階段。

這些高性能粉末,不僅是其自身粉芯、電感產品性能的基石,也通過對外銷售,切入廣闊的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市場。

此外,金屬軟磁粉末業務亦取得高速增長,2024年實現銷售收入3994萬元,同比增長47.31%。隨着規劃的6000噸現代化粉體基地(首期2000噸已於2024年建成)逐步釋放產能,該業務有望爲公司長期發展貢獻更大力量。

根據Canalys數據,2024年全球消費電子市場規模預計達1.12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99%;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12.2億部,同比增長7%。AI正深度賦能終端,2024年AI手機滲透率已達17%,AI PC出貨量佔比達17%(預計2025年達40%)。這些智能化升級趨勢,對小型化、高性能的貼片電感需求持續增加,爲鉑科新材的先進粉末材料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

在此情況下,2025年,鉑科新材再度取得開門紅。根據一季報數據,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3億元,同比增長14.40%,淨利潤達7376.41萬元,同比增長3.13%,爲全年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全球佈局加速,鉑科新材迎接下一個增長週期

領先的技術必須轉化爲穩固的市場地位和持續的增長動能。

鉑科新材通過深化市場拓展、加強客戶合作與前瞻性產能佈局,構築了一個支撐其穿越週期的戰略體系。這套體系的核心,是基於技術協同和產業鏈深度嵌入的運作邏輯。

根據年報披露,鉑科新材的客戶版圖已覆蓋了ABB、比亞迪、華爲、MPS、TDK、臺達、陽光電源等國內外電力電子、新能源、通訊及半導體領域的頭部企業,這種廣泛而深入的客戶關係並非一朝一夕,而是長期堅持以用戶需求爲中心、提供高可靠性產品和技術協同服務的結果。

鉑科新材並非簡單的零部件供應商,而是通過整合從磁粉到電感元件的全鏈條能力,與客戶共同進行技術方案創新。

這種“協同優勢”模式,使其能更早洞察需求、提供定製化解決方案,從而建立起超越買賣關係的戰略互信。2024年其在數據中心贏得更多國內外認可,新能源汽車領域在鞏固國內龍頭地位的同時,海外市場取得較大突破,正是這種深度綁定、協同發展策略的成果。

面對AI算力和新能源帶來的結構性市場機遇,產能是決定能否抓住機遇的關鍵變量。

鉑科新材對此進行了果斷佈局。在金屬軟磁粉末端,爲應對需求增長和支持高端應用,公司啓動了年產能達6000噸的現代化粉體基地建設,其中首期2000噸產能已於2024年建成投產,剩餘產能計劃於2025年竣工。這將極大提升其在上游材料端的自主保障能力和規模效應。

在增長迅猛的芯片電感領域,公司在2025年2月通過定增成功募集資金3億元,用於“高性能一體成型新型電感項目”建設。

此舉不僅是現有產能的擴充,更是對生產環境、自動化水平和工藝精度的全面升級,旨在滿足AI服務器、AI PC等爆發性需求,併爲未來切入DDR、智能駕駛、光儲一體等更廣闊的半導體應用領域奠定堅實的製造基礎。

在鉑科新材內部,有一個被稱爲“梧桐樹”計劃的未來發展藍圖,即以核心材料技術平臺(霧化制粉、絕緣包覆、成型工藝等)爲“沃土”,滋養三大業務線(粉芯、芯片電感、粉末)“梧桐樹”,結出滿足不同客戶需求的“果實”,從而吸引和服務全球“鳳凰”客戶。

這一戰略的底氣,部分源於其積累的“行業先發優勢”,鉑科新材曾率先推動金屬軟磁粉芯在變頻空調、光伏逆變器、UPS、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這種開拓新市場、與行業領導者共同定義標準的能力,使其在競爭中常能掌握主動權。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等榮譽,是其行業地位的註腳。

展望未來,IEA預測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將成爲全球最主要電力來源,且未來5年新增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中95%將來自風能和太陽能;同時AI算力競賽持續升溫。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鉑科新材所處的賽道擁有巨大的成長空間,公司清晰的“四五規劃”和2025年經營計劃,顯示出其正沿着技術創新與市場拓展的雙軸路徑,向着“金屬軟磁材料及應用專家”的目標穩步前進,力圖在時代賦予的機遇中,實現價值的持續躍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