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傳想入股英特爾 如新版「曼哈頓計畫」
川普政府傳出將與美國最大半導體制造商英特爾(Intel)商討入股事宜。(路透)
2008年金融危機,聯邦政府曾將多家銀行國有化,但一般僅限於緊急情況,如今傳出川普政府與美國最大半導體制造商英特爾(Intel)商討入股事宜,媒體形容,川普總統有意藉着國有化打造自己的「曼哈頓計劃」(Manhattan Project)。
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儘管英特爾生產的AI晶片不如輝達(Nvidia)與超微(AMD)先進,但英特爾優勢在於同時具備晶片設計和製造能力,因此川普希望藉由國有化確保美國本土晶片生產,喻之爲「國家生存戰略」。
麻省理工學院AI學者布倫汀(Dave Blundin)指出:「就像曼哈頓計劃,或者是二戰前夕情勢,其重要性不亞於太空競賽、核武競賽,甚至更加重要。」
由於美國過度依賴臺灣台積電(TSMC)製造晶片,但是中國多次威脅入侵臺灣,一旦發生臺海衝突恐危及美國AI晶片產業競爭力,布倫汀直言:「美國需要保護臺灣的根本原因就是晶圓廠,如果廠房全部搬到美國,那美國還有什麼理由要保護臺灣?」
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將付費入股英特爾,但是談判不代表達最終協議,隨時有可能破局,同時對於國有化的憂慮也浮現,布倫汀強調:「他們正把整個產業推上戰時動員規模,只不過戰場不在軍事,而是在供應鏈與晶圓廠。」
對於國有化傳聞,英特爾向彭博重申「全力支持川普總統強化美國科技製造領導地位」,但拒絕發表評論,同時白宮發言人德賽(Kush Desai)也強調:「所有假設性交易的討論,在政府正式宣佈之前皆視爲揣測。」
此前Nvidia、AMD與白宮達成前所未有的協議,同意向國庫上繳中國市場晶片銷售額15%,以換取出口許可,不過布倫汀認爲:「短期間非常的好,但長期而言可能會迅速變壞。」並強調:「這是一筆非常、非常划算的生意,但同時也是極危險的先例。」
前白宮國安會議中國事務專家託賓(Liza Tobin)也認爲此舉可能對美中關係帶來嚴重衝擊,並強調:「猶如自傷一拳,只會迫使中國加快腳步,並對美國政府施壓,要求更多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