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策奏效?陸造船業訂單量暴跌68% 韓成最大贏家
川普就任後不久,就宣佈了一系列針對中國造船廠的措施,旨在振興美國造船廠。20世紀80年代,美國放棄了民用造船業,而亞洲企業逐漸壟斷了這一市場:先是日本,然後是韓國,以及過去15年裡中國。(美聯社)
受川普威脅,大陸造船廠新訂單量同比暴跌68%。(圖:微信公衆號「SWS外高橋造船」)
據法國廣播電臺引述《南華早報》報導,中國船舶訂單量急劇下降,「多年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造船國,但2025年上半年,中國船廠的新訂單量同比暴跌68%,至2630萬載重噸。」拍船網(寧波)航運交易有限公司ShipBid亞洲分部負責人韓寧表示:「這種下降主要是由於全球船東對美國針對中國造船業的措施及其計劃的適應感到擔憂。」
川普就任後不久,就宣佈了一系列針對中國造船廠的措施,旨在振興美國造船廠。20世紀80年代,美國放棄了民用造船業,而亞洲企業逐漸壟斷了這一市場:先是日本,然後是韓國,以及過去15年裡中國。
今年4月,美國宣佈將對任何由中國企業擁有、運營或建造的船隻在美國港口停靠徵收停靠費——最初估計每次停靠費用爲150萬美元(130萬歐元),但由於美國航運業高管的強烈抗議,這一數字一直保密。
《南華早報》指出,川普的雄心壯志可能會受到另一個市場領導者韓國的阻撓:「美國重振造船業的願望被廣泛視爲韓國的機遇。由於美國國內幾乎沒有造船能力,因此主要在美擴張的都是韓國造船企業。」
根據《南華早報》測算,中國在全球訂單中市佔率從去年的75%下降到2025年上半年的56%,而韓國的市佔率則從14%上升到30%。韓國擁有1420萬載重噸,緊隨中國之後,但美國船舶工業尚未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