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與日貿易協議「非常蠢」!諾獎得主克魯曼:只有0分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25日評論,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達成的貿易協議「非常蠢」,對美國製造業而言可說是沒有任何正面評價。畫面爲23日川普宣佈與日本達成貿易框架協議後,日本媒體當天發行號外刊物。(美聯社)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25日撰文評論,美國總統川普和日本達成的貿易協議「非常蠢」,對美國製造業而言可說是「爛番茄」指數中的0%分,代表沒有任何正面評價。

克魯曼25日在部落格撰文,標題爲「真的蠢的交易藝術」(The Art of the Really Stupid Deal),顯然是在反諷川普《交易的藝術》(The Art of the Deal)一書,副標爲「川普主義者到底在想什麼?」

文章開宗明義指出,川普政府得意洋洋宣佈與日本達成重大貿易協議,如今各方評價陸續涌現,若以評價電影的「爛番茄」(Rotten Tomatoes)指數來看,對美國製造業來說,美日協議只能得0%分,意思是美國製造業沒有任何正面評價。

克魯曼解釋,在川普帶領下,美國已急遽轉向保護主義,在短短几個月內,就將數代人透過艱難談判獲得的極低貿易壁壘,拉回到1930年代「史慕特-霍利關稅法案」(The Smoot-Hawley Tariff Act)19.8%的平均關稅稅率,現在仍有許多企業相信高關稅措施只是暫時的,當各國與美國達成協議後,稅率會逐漸降低。

但克魯曼提到日本與美國達成協議後仍被課15%關稅,相較之下,川普上任之前,美國對日本商品課徵的平均稅率爲1.6%,據悉歐盟也將與美國達成類似協議,如此看來「我們正邁向新常態」,「多數進口商品被課15%關稅,部分稅率更高」。

畫面爲停在日本橫濱港的本田及特斯拉汽車。(路透)

川普稱外國會支付新增的關稅,官員也辯稱消費者物價未明顯上升,但克魯曼強調川普政府官員用錯指標了,應該關注的是「進口價格」,也就是外國廠商對美國收取的價格。若川普預測正確,對比於上升的關稅,進口價格應該會大幅下降,但實情是進口價格也上漲了。

那麼關稅到底由誰支付?克魯曼指出似乎主要由美國企業承擔壓力,儘管目前企業可能預期關稅會調降,因而尚未完全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一旦企業意識到日本、歐盟與美國達成協議後仍被課徵高額關稅,企業自主吸收關稅成本的意願就會消失,他預期,美國消費者很快將會遭殃。

儘管最終是美國消費者承擔關稅成本,但克魯曼主張,美日協議及川普的其他關稅,實際上讓許多美國製造商的處境比貿易戰之前還要糟,尤其是汽車業及汽車相關產品,因爲川普對所有輸美汽車課徵25%關稅,包含從加拿大、墨西哥進口的汽車,問題是加拿大、墨西哥汽車產品通常含有大量美國「成分」,也就是美製零組件,但日本汽車通常不包含美製零組件,如今日本車只要支付15%關稅,比加拿大制、墨西哥制汽車還要低。

換一個方式想,加拿大、墨西哥制汽車含有美製零組件,可以視這2國生產的汽車,在製造過程中爲美國創造了就業機會,但仍被課徵25%,日本車沒有爲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稅率卻降至15%,這並不公平。此外,川普對進口鋼鋁課徵50%關稅,鋼鋁在汽車生產成本中的佔比相當大,但日本車商卻不需要支付這些關稅。

克魯曼直言,美日貿易協議及川普的其他關稅措施,可能讓美、日汽車製造商及其他產品製造商之間的競爭,更有利於日本,「如果這聽起來非常愚蠢,因爲它確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