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開鍘!路透:哈佛長年與中國合作 昔日優勢今成「政治負擔」
▲ 川普禁令可能影響數千名國際學生。(圖/路透)
記者陳宛貞/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川普政府以哈佛大學與中共關係密切,校園存在反猶太言論爲由,宣佈撤銷該校招收國際學生資格,引發外籍生恐慌,聯邦法官已暫時擋下此禁令,校方也提告政府違憲。《路透》指出,哈佛長年與中國關係緊密,過去被視爲學術與外交資產,如今卻成爲政治負擔。
《路透》分析,美方對中國在哈佛影響力早就有所關切,部分議員對中國藉由與哈佛合作獲取美國先進技術、規避安全法規及扼殺美國國內對哈佛批評聲音的情形表示擔憂,大多是共和黨人。一名白宮官員更直言,「哈佛長期讓中共利用他們」,而校方「對中共領導的校內騷擾行爲視而不見」,哈佛對此未迴應媒體置評請求。
事實上哈佛與中國的關係已久,包括研究合作和以中國爲重的學術中心,爲哈佛帶來鉅額捐款與國際聲望。校方指控,這項禁令相當於懲罰立場,違反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言論自由;前校長薩默斯(Larry Summers)也稱,川普政府此舉是對哈佛最嚴重的攻擊,直言美國若放棄「世界燈塔」的角色,相當於送中國一份戰略大禮。
儘管招收中國籍學生、哈佛和中國的關聯無法證明校方有不當行爲,但背後複雜且不透明的連結引發疑慮,例如哈佛曾於2020年後爲新疆生產建設兵團(XPCC)官員提供公共衛生訓練,而當年這個準軍事組織因涉嫌迫害人權被美方制裁。美國國土安全部指出,哈佛與XPCC的往來一直持續至2024年,中國則堅決否認相關指控。
另有企業情報公司Strategy Risks指出,2014年促成對哈佛公共衛生學院3.5億美元捐款的陳啓宗(Ronnie Chan)是中美交流基金會成員(CUSEF)成員。而CUSEF被美國列爲外國主體,爲該組織工作的遊說者需依法申報。
▲ 川普第一任期就推動中國行動計劃。(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前哈佛教授李伯(Charles Lieber)曾因川普政府2018年發起的「中國行動計劃」被起訴,該計劃旨在防堵中共間諜與竊取智慧財產。他2021年被判在聯邦資助的研究中隱瞞與中國關係罪成,今年4月轉任中國一所大學全職教授。拜登政府上任後則喊停中國行動計劃,認爲該計劃導致種族歧視與寒蟬效應,阻礙科學合作。
美國兩黨議員也對與北京有關的學生監視校內政治活動表示擔憂,去年4月一名哈佛學運人士打斷中國大使謝鋒演說,就被一名中國交換生強行逐出會場,而非由校方或警衛處理。
川普第二任期以來,哈佛面臨的壓力漸增。教育部4月要求哈佛提交外國資金紀錄,因當局審查報告發現,校方提出的大筆外國捐款及合約所需資料有所疏漏。
儘管如此,川普這項禁令仍令部分中國專家震驚。人權學者王亞秋(Yaqiu Wang)直言,對中國跨境打壓異議人士及間諜活動的憂慮非常合理,「但不僅禁止中國學生,還試圖透過禁止外籍學生來解決這項問題,實在令人無法理解」,認爲此舉完全適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