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戰 諾獎得主批自取滅亡
法國學者阿吉翁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後,13日在巴黎接受美聯社採訪。(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自豪新的關稅政策,讓美國再次偉大,不過,3位新科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不約而同炮轟川普上任以來對內及對外政策,包括打響關稅戰使美國陷入保護主義與政府瘦身計劃等;3人認爲,去全球化及關稅壁壘是成長的阻礙,貿易戰只會降低市場規模,川普政策堪稱是史上最大自傷,形同自取滅亡。
本屆經濟學獎得主分別是美國經濟史學家莫基爾、法國經濟學家阿吉翁與加拿大學者郝伊特。他們是闡明「創新驅動的經濟成長機制」的學者,以不同觀點揭示技術進步如何推動長期繁榮,並說明開放社會如何推動創新。
3人研究確認,人類歷史中,創新是促成經濟持續成長、改變人類生活水準的關鍵力量,而川普關稅政策造成全球經濟動盪,對內也祭出政府瘦身政策,大砍科研單位研究經費,導致科學家出走潮;更以凍結經費、限制國際學生等手段,力圖去除大學校園的「覺醒文化」。
莫基爾擔憂,在川普治理下,美國恐失去在科學研究及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現任政府對高等教育及科學研究的攻擊,可能成爲史上最大烏龍球,或至少是中國明朝封閉時期禁止科學探索以來的最大烏龍球(自我傷害)」,他直言,這完全是由不相干政治造成的自我毀滅。
阿吉翁點出,去全球化及關稅壁壘是成長的阻礙,他認爲,市場愈大,交換意見、技術移轉及健康競爭的可能性就愈高,阻礙開放的任何事情都會妨礙成長。他並以「烏雲正在累積」來描述全球加劇貿易及開放性壁壘現況,直呼「我不歡迎美國的保護主義,這無益於全球成長及創新」。
阿吉翁呼籲歐洲向美國及中國學習,因爲美中已找到協調競爭及產業方法,認爲歐洲不應該以競爭政策之名,強烈反對任何形式的產業政策,而是找到協調國防、氣候、人工智慧、生物技術等產業政策的方法。
郝伊特也質疑川普的貿易政策,以及力圖將製造業帶回美國的作法,直言川普政策會抑制創新,發動關稅戰只會降低市場規模。他說,這作法在政治上聽起來固然合理,但並非好的經濟政策,「我們擅長設計跑鞋,但最好還是由別人來製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