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信來襲!亞洲多國稅率一覽 專家揭「背後戰術」

美國白宮新聞秘書李威特於2025年7月7日在華盛頓白宮舉行的記者會上,出示一封由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致南韓總統李在明(Lee Jae Myung)的關稅信函。(圖/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7日陸續公佈對多國的關稅信函,除了臺灣、印度與新加坡,大部分的亞洲國家的稅率也揭曉。專家指出,這波關稅信是「老調重彈」,先是放話威脅再延長期限來迫使對方更多讓步,此舉也造成白宮信譽問題,令外界質疑8月1日期限是否會再展延。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經濟與國際商業專家芮恩希(William Alan Reinsch)認爲,其實川普的模式很簡單,他通常會先對正在進行某個國家發出一波言語攻擊,最早是中國大陸、歐盟、加拿大,最近則是日本。他往往批評對方國家不願照他的意志行事,然後威脅將採取嚴厲行動,通常是大幅提高原先威脅過的關稅,或如對加拿大那樣,乾脆宣佈停止談判,然後他會靜觀其變,看對方會怎麼反應。

現在,熱門的問題是:下一個「受害者」會是誰?但大多數觀察家不願輕易猜測。對於川普模式的解釋有兩種,第一種是:這是川普一貫的談判風格——提出巨大要求、威脅連連、迫不及待想看到結果。第二種解釋則認爲,這反映出他對進一步達成貿易協議的前景日益焦慮,他可能也不確定是否能達成最終想要的結果。

芮恩希預期,本週(即7月第一週)的情況會更錯綜複雜,應該會有一些新增協議,如瑞士或印度,但多數專家對於印度保持懷疑。對於川普認爲有誠意談判的國家,可能會延長談判時間,而對其他國家,則很可能會被指定爲「政策受罰者」。由於川普對外界批評他「總是最後關頭退縮」感到惱火,他勢必會找個對象開刀,而潛在目標可說是不勝枚舉。他曾表示將發出關稅通知函,但由於這些關稅預計自8月1日纔開始生效,這些信函很可能更多是在施壓與拖延。

若川普依然延續過往作風,芮恩希說,這樣很難對本週的成果做出具體分析,因爲實際的協議文本很可能不會公開。最可能的結果,是又堆出一疊充滿願景的「框架性協議」,雙方同意針對數位貿易、藥品等議題展開進一步談判。等到可以真正評估這些協議的時候,外界注意力可能早已轉向下一個夏季貿易大事件——根據現行《232條款》調查所帶來的新一波產業關稅,包括藥品、半導體、卡車與飛機。

芮恩希說,這場雲霄飛車式的貿易談判還會繼續下去,「所以,繫好安全帶,準備迎接下一輪衝擊吧!」

以下爲已公佈的亞洲國家最新對等關稅稅率,括號爲相對原稅率增減百分點:

日本:25%(+1)

南韓:25%(不變)

馬來西亞:25%(+1)

哈薩克:25%(-2)

印尼:32%(不變)

孟加拉:35%(-2)

泰國:36%(不變)

柬埔寨:36%(-13)

緬甸:40%(-4)

寮國:40%(-8)

其他非亞洲國最新對等關稅稅率如下:

南非:30%(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