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關稅信函引發多國反對:亞洲國家重新審視貿易策略
財聯社7月9日訊(編輯 馬蘭)美國週一宣佈,將從8月1日起對日本、韓國等14個國家的進口商品徵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這一單邊行動引發了多個國家的批評。
綜合央視等媒體報道,日本首相石破茂週二表示,美國方面的做法讓人遺憾。南非總統馬福薩也表示,美國計劃對南非加徵關稅的做法是不合理的。
巴西總統盧拉指出,美國威脅加徵關稅的做法錯誤且不負責任,其他國家也可以對美國作出對等迴應。
一名前日本官員透露,被徵關稅國家的反應可以用三個形容詞來形容:震驚、沮喪和憤怒。很多國家都認爲自己一直以真誠的態度與美國談判了數月,但美國的迴應令人無法接受。
不滿在發酵
據悉,部分國家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收到特朗普週一發出的關稅信函。多國外交官員及前外交官員也表示,不少政府對特朗普的做法感到憤怒,本週晚些時候召開的東南亞國家聯盟峰會的十多名外交部長的情緒也因此受到影響。
還有一些官員則預測,特朗普這種不符合外交原則的做法可能會破壞美國與亞洲國家的關係,尤其是與越南、柬埔寨等東南亞新興經濟體的合作。
奧巴馬政府時期美國駐東盟事務大使Scot Marciel表示,東盟國家將在雙邊會談中作出更堅定的迴應,這意味着美國正在製造一個大麻煩。
但也有受到關稅威脅的國家對特朗普信函不以爲意。某位外交官表示,特朗普的新動作是一種姿態,缺乏具體內容,實際上雙方仍在談判之中。美國妄圖施壓來逼迫他們同意其條款。
泰國前外交部長Kasit Piromya還表示,人們不應該哀嘆於特朗普的反覆無常,更應該增強自身實力。所以,現在或許應該暫時忘掉外部市場,尤其是美國市場,重新調整自己的貿易政策。
還有一名前日本官員則指出,歐盟、加拿大等經濟體都不在美國的關稅信函名單上,而這些國家都威脅對美國關稅採取反制措施,包括日本在內的一些亞洲國家尚未採取這種措施,這讓他們思考友善與禮貌是否能打動特朗普,還是隻有“籌碼”才能讓白宮聽得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