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關稅爭端將平息?特朗普對中國關稅會大幅削減
特朗普終於“撐不下去啦”!
曾經,他信誓旦旦要靠猛烈的關稅戰“搞垮”中國,撕裂全球供應鏈,逼中國妥協。
可就在這場關稅戰的關鍵時刻,特朗普出乎意料地全面轉變了立場。
“我不會再對中國表現得那麼強硬了,145%的關稅已經夠高了,以後不會再漲了,我們會和中國和平相處。”
原本覺得中美關稅戰會持續下去,沒想到特朗普居然會率先“妥協”!
特朗普心裡到底在盤算啥?中美關係未來真的能迎來“和好”的機會嗎?
特朗普的“軟化”背後
2025年4月23日,特朗普在白宮的發佈會上,意外說道:
“我不會再對中國採取那麼強硬的立場,145%的關稅已經夠高了,之後就不會再增加了,我們會跟中方和諧共處。”
他還接着說:“對中國的商品關稅會大幅降低,雖然不會降到零,但肯定會有下降的幅度。”
特朗普曾一度聲稱,通過對中國加徵關稅,美國能逼迫中國在各個方面作出妥協,他甚至還表示“這就是讓美國重回輝煌的方式”。
如今有消息稱,他準備大幅降低關稅,這和他之前那些激烈的言辭簡直是天壤之別。
這變化看起來來得有點猛,但其實背後是各種壓力聚集的結果。
從美國自身的角度來看,經濟形勢越來越不樂觀,美股波動不已、製造業逐漸下滑,加上通貨膨脹的壓力不斷增大,這讓特朗普不得不直面越來越沉重的國內壓力。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不是沒有代價,美國國內的民衆對高漲的關稅反應相當激烈。
4月19日,美國好幾個城市掀起了大規模的抗議浪潮,大家齊心協力反對政府的加稅、裁員和驅逐移民的政策。
根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的一項民意調查,特朗普在經濟事務上的支持度降到了任期內的最低點,尤其是關於關稅、通貨膨脹和政府支出的政策,大家的不滿情緒明顯上升。
特朗普常常在社交媒體上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進行猛烈抨擊,甚至揚言要把他辭掉,這讓市場對美國經濟的信心更加動搖。
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可不僅僅是民衆的抗議和市場的不安,特朗普政府還得應對金融市場帶來的沉重壓力。
根據美銀基金經理的調查,特朗普政府的“對等關稅”政策讓機構對美國股市的信心大幅度下滑。
調查數據顯示,4月份美國基金經理減持美國股票的比重達到36%,這是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的最高紀錄。
基金經理們的現金持有比例猛增到4.8%,創下最近幾年的新高。
接近一半的調查對象認爲,在接下來的12個月裡,美國經濟最有可能出現“硬着陸”。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在全球範圍內引起了廣泛的反響,尤其是中國方面的反應引人注目。
4月16日,中國商務部表示,美國對中國部分商品徵收的關稅總計已達到245%。
中國外交部在迴應特朗普的言論時重申,這場關稅戰是美國挑起來的,而中國的反制措施純粹是爲了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他們也呼籲美國停止極限施壓,別再威脅和訛詐。
就在特朗普發表該言論的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也在摩根大通的私人投資者峰會上提到,中美的關稅戰有望很快緩和。
貝森特指出,現在的關稅水平“沒人覺得能持續下去”,他還強調,超級經濟體之間的緊張局勢如果能緩解,肯定會讓全球和市場都舒口氣。
小編認爲,這一系列的舉動說明即便特朗普在言辭上有所妥協,實際的談判還是沒有什麼實質性進展。
他可能只是想爲將來的談判營造個更好的氛圍。
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的“軟化”可能並不是表面上的讓步,而是爲了在後續談判中爭取更好的立場,留出更多的靈活性……
中方的強硬迴應與談判的底線
跟特朗普的政策變化不一樣,中國的態度一直都是穩定的,保持着堅定而冷靜的姿態。
2025年4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了記者關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和財長言論的問題時指出:
“關於美國發起的關稅戰,我們的立場很清楚,既不想打,也不怕打。”
這句話不僅是在對特朗普所說的“友好態度”做出迴應,更是對美國長期以來的威脅和施壓的一種“反擊”。
對中國來說,關稅戰並不是一場值得自豪的勝利,而是美國單方面出擊的結果。
中國一直以來都堅持通過溝通和協商來解決爭議,而不是通過增稅來“打壓”對手。
其實,在關稅戰剛開始的時候,中國就已經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關稅戰根本就沒有贏家,長期搞貿易壁壘和保護主義,只會讓全球經濟變得不安穩,最後受損的只能是所有國家,連美國自己也逃不了。
如今,特朗普宣佈要降低關稅,中國的迴應顯得愈加堅定。
郭嘉昆指出,美方要是想通過談判來解決問題,就得停下威脅和訛詐,得在平等和互惠的基礎上進行交流。
這個立場不光體現出中國在貿易談判中的自信,更是表明了中國在壓力之下堅決不妥協的態度。
特朗普一方面說是想通過談判達成協議,另一方面卻還在不斷施加“極限壓力”。
美方持續通過提高關稅、限制中國企業進入美國市場等手段進行威逼,不過中方對此並沒有作出迴應。
中國認爲,光靠威脅是沒法解決問題的,得在平等和尊重的基礎上交流,才能真正實現雙贏。
其實,特朗普在威脅和施壓上的做法,逐漸露出了它的短板。
中方並沒有因爲美國的強硬姿態而退卻,反而在全球經濟合作上展現得更爲成熟和自信。
不光是與俄羅斯等國的合作更加緊密,還和歐洲以及發展中國家的經濟關係也得到了加強。
全球經濟格局的變化與未來展望
中美貿易戰的影響,早就不僅僅侷限在兩國之間了。
在特朗普政府採取一系列單邊行動之後,全球經濟格局也悄悄地開始轉變。
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推動下,中國與各國的經濟合作越來越緊密,這種合作可不是隻在亞洲,而是擴展到全球,涵蓋了歐洲、非洲和拉美等多個地方。
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雖然曾一度讓美國經濟在短期內“繁榮”起來,
可是在長遠來看,這卻導致美國在全球經濟舞臺上的影響力慢慢下降……
要是特朗普能放下手裡的“關稅”大棒,選擇跟中國進行更平等的對話,中美之間可能就會迎來一份真正的“和平協議”。
是否能達成這樣的協議,還得時間來檢驗……
文編輯:惠惠愛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