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大炮一響 全球瘋搶黃金登場

▲川普關稅政策風險波動大,以致投資人不再將美國資產視爲安全的避險資產,紛紛拋售股票、美債,造成股市崩跌,美債殖利率上升。(圖/路透)

●李沃牆/淡江大學財金系教授

股市跌跌跌,黃金漲漲漲,兩者仿如蹺蹺板。黃金市場素有「大炮一響,黃金萬兩」的說法,如今此「炮」卻已喚做「川普關稅大炮」。衆所周知,美元與黃金長期以來被視爲「逃難貨幣」,但川普關稅政策風險波動大,以致投資人不再將美國資產視爲安全的避險資產,紛紛拋售股票、美債,造成股市崩跌,美債殖利率上升。全球瘋搶黃金登場,使得國際現貨黃金價格一路水漲船高,不斷創下歷史新高。

黃金價格 續漲機率高

黃金金光閃閃人人愛,亂世之中閃耀不墜。數據顯示,金價自2022年底以來上漲將近九成,單是今年漲幅逾2成。投資者在地緣政治不確定的情況下紛紛囤積黃金。貿易緊張局勢更是加劇人們對黃金的需求,過去幾個月推動金價屢次觸及紀錄高位。

川普對中國大陸課徵加碼到145%,美中關稅大戰持續升溫,在股市持續震盪下,美元下跌,金價於4月11日突破3200美元一盎司。不到數日,川普又對中國大陸加碼關稅下,迫使黃金於4月17 突破每盎司 3,300 美元(如圖1所示),再創歷史新高。臺灣銀樓金價於4月18日來到每錢13,690元臺幣,上看15,000元。

報載九份巨無霸黃金僅花一個月,身價站穩8億元臺幣,相當於一戶臺北最貴豪宅「陶朱隱園」,漲幅真是驚人。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銀行預估,黃金價格將持續上漲,升至3,500美元一盎司。臺北時間4月21日,黃金持續漲,已到每盎司3,370美元天價。高盛更評估今(2025)年底,金價可能升至4,000美元一盎司。

一旦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屈服川普政治壓力宣佈降息,甚至被撤換而喪失獨立性,則美元法定貨幣將爆信心危機,金價恐飆升到4,500美元。然而,也要留意短線漲幅已高,可能出現獲利調節賣壓。

金磚國家增持黃金

黃金可貴之處在於可與任何貨幣兌換,被稱爲「無國籍貨幣」,並具有易於變現的優點。在對美元資產失去信心時,黃金更是替代美元的重要資產,因而各國央行增持黃金成爲戰略性資產配置。

據悉,受到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的影響,美國國債等以美元計價的資產信心發生動搖下,各國央行和機構在過去10年開始增加黃金持有量。目前各國外匯儲備大多偏向美元,黃金則是美元之外的首選,它具有高流動性和非常低的主權債信風險。

世界黃金協會(WGC)2024年央行黃金儲備調查,全球央行對黃金儲備的未來前景持樂觀態度,29%的受訪央行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加黃金儲備,創下2018年啓動本項調查以來的最高水準。

近2年來,金磚國家成員國,包括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等與美國保持距離的國家都在減持美國國債,同時增加黃金持有量,主要是規避美國的金融制裁及去美元化。

中國人行過去也有過匿名購買黃金的先例,例如2009年以來一直保持沉默的中國人行,在2015年夏天突然披露黃金持有量增加了約600噸,在黃金市場上引起了轟動。上一次中國人民銀行在2019年9月最後一次報告之後。而在2022年初,俄羅斯受到西方國家金融制裁讓中國大陸感受到危機。中國人行加快出售美債同時,持續購入黃金,以「去美元化」來避免遭到美國製裁所形成的金融風險。

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2022年8月份黃金進口額103億5,800萬美元,是前一年同月的2.3倍,爲2017年開始這項統計以來的最高。有可能是國有銀行等繼續持有黃金,以外匯儲備以外的形式增加安全資產。

另根據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3月,中國官方黃金儲備爲7,370萬盎司,黃金在中國外匯儲備中的佔比達6.5%,預計未來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目前美國仍是全世界黃金存量最多的國家,令其他國家望塵莫及。其次爲德國、義大利、法國、俄羅斯及中國大陸。臺灣目前居第13位,持有黃金數量未有變化。未來是否增持,應審慎評估。

中德擬自美運回黃金

爲安全起見,主要國家將黃金存放在位於紐約聯準會(Fed)的地下金庫,這座金庫建於1920年初,是全球央行中最大、最安全的金庫。裡面存放總重量達6,331公噸的50.7萬條金磚,其中近98%的黃金,由美國以外的其他36國中央銀行寄放,其餘2%是國際貨幣基金(IMF)等國際組織所有。

川普對等關稅打亂世界各國經濟,世界第二大黃金儲備國德國,近期傳出正考慮從美國聯邦準備銀行的金庫取回他們幾十年來存放的1,200噸黃金,而這些黃金價值高達1,130億歐元。

又川普在暫緩實施各國的對等關稅90天后,唯獨不放鬆對中國大陸的關稅戰。北京先前喊出「奉陪到底」,不僅傳出習近平拍板逐步出清美債,並已從紐約金庫運回超過2,262噸黃金。

另外據傳,中國人行已爲一些商業銀行發放新的黃金進口配額。在貿易戰升級背景下,中國政府對機構和散戶投資者強烈的避險需求作出迴應。也可能推升黃金價格及做爲外匯儲備功能。

俗話說「亂世藏金,盛世藏古董」,川普對等關稅所引發的國際貿易不確定性與金融市場動盪,顯著強化了黃金作爲避險資產的角色。股市動盪與美債拋售潮反映出投資人對美元資產安全性的疑慮,而黃金則因具備高度流動性與主權風險低的特性,在全球央行與投資者間持續受到青睞。

從金價屢創新高、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到中德意圖將黃金自美運回的趨勢,均可見全球正逐步邁向資產「去美元化」與儲備「黃金化」的新常態。

若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進一步受到政治干預,黃金價格未來仍有持續上升的空間,甚至可能引發全球貨幣秩序的重構。

▼從金價屢創新高、各國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到中德意圖將黃金自美運回的趨勢,均可見全球正逐步邁向資產「去美元化」與儲備「黃金化」的新常態。(圖/視覺中國CFP)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雲論粉絲團」看更多!

●本文獲授權,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