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高關稅閉門 中廉價品湧全球 各國面臨兩難抉擇

在美國高關稅施壓的五個月期間,中國的出口依然勢不可擋,貿易順差飆至創紀錄的1.2兆美元。(路透)

在美國高關稅施壓的五個月期間,中國的出口依然勢不可擋,貿易順差飆至創紀錄的1.2兆美元。儘管中國廉價商品進入美國市場受限,中企仍勇往直前:8月對印度的出口創歷史新高,對非洲的出口有望刷新年度紀錄,對東南亞的貿易也已超越疫情時期峰值。

中國商品出口全面增長正引發國外擔憂。各國政府在權衡保護本國產業與避免激怒北京之間,面臨兩難抉擇。目前爲止,僅有墨西哥採取行動:對包括汽車、零組件和鋼鐵在內的中國產品徵收高達50%關稅。不過,其他國家被迫反擊的壓力也日漸升高。

知情人士透露,印度政府近幾周收到50份反傾銷調查的申請,主要針對來自中國與越南等國的產品。印尼貿易部長則誓言密切監控商品大量涌入的情況,此前,有中國賣家宣稱將以80美分低價向大城市出口牛仔褲和襯衫的影片在網上熱傳,引發在地商家抗議。

儘管局勢棘手,但各國採取強硬措施的空間有限。已與美國展開關稅談判的國家,不太願意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再掀另一場貿易戰,這也使得北京反而在美國關稅升抵最高峰時獲得喘息空間。經濟學家原先預期,美國課徵的高額關稅可能導致中國經濟增速減半。

Gavekal Research中國研究部副主任Christopher Beddor指出:「這些國家反應不強烈,可能是因爲與美進行貿易談判的因素。部分國家不希望被視爲破壞全球貿易體系的推手,也可能希望保留對中國徵稅的選項,以便在與美國的談判中當成讓步籌碼。」

北京已運用外交手段和經濟實力阻止各國直接報復。本月稍早,習近平在金磚國家峰會上呼籲發出反對保護主義的統一聲音;中國商務部官員也警告墨西哥要「慎之又慎」,明確表示此類行動將招致反擊。

與此同時,川普正向北約國家施壓,要求對中國徵收高達100%的關稅,指控中國支持俄羅斯,進一步加劇其風險。

彭博經濟研究的舒暢與曲天石分析,如果美國拉攏其他國家聯手對付中國,將使北京應對房地產長期低迷與人口老齡化等內部挑戰更加困難。出口激增也可能削弱北京刺激消費、推動經濟再平衡的努力。

對中國而言,這些風險或許值得承受。習近平即將在南韓峰會期間與川普會晤,向世界展示中國並非依賴美國消費者,提升其談判籌碼。兩大經濟體仍在磋商潛在貿易協議,目前暫時的和平得益於高達145%的關稅暫停9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