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對日韓課25%重稅!翁履中曝最新情勢:臺灣不容樂觀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在8月1日重新啓動懲罰性關稅政策,對包括日本、韓國在內的七個國家加徵高額「互惠關稅」。(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預計在8月1日重新啓動懲罰性關稅政策,對包括日本、韓國在內的七個國家加徵高額「互惠關稅」。旅美學者翁履中8日在臉書指出,雖然臺灣目前未被正式列入名單,但情勢不容樂觀,未來臺灣恐難倖免,甚至面臨與日韓相同、甚至更高的關稅壓力。

根據川普團隊發佈的訊息,美方將對日韓出口商品課徵25%關稅,馬來西亞與哈薩克也在課稅範圍內,南非高達30%,而寮國與緬甸則將面臨40%的重稅。這波通知採「白宮直送」方式寄達各國領導人,標誌着川普再度透過「信函外交」強硬介入全球貿易體系,90天的關稅暫停期也將畫下句點。

翁履中分析指出,川普以「非互惠貿易」爲名祭出高關稅,並附加條件,若企業選擇赴美設廠,即可豁免關稅。此舉既是川普推行經濟民族主義的延伸,也透露出一種「吃軟不吃硬」的施壓邏輯。日本原本稅率預計爲24%,最終仍被微幅上調至25%,韓國則因內政不穩無法達成協議,也未能獲得優惠待遇。

臺灣雖尚未被點名,卻很可能是下一波施壓對象。翁履中直言,臺灣今年第一季對美出口佔整體出口比重達25.5%,創下歷史新高,加上美國一貫將「貿易順差」作爲關稅決策依據,若臺美之間未能及時建立有效談判機制,25%甚至更高的關稅恐怕難以避免。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已與英國、越南與中國大陸達成初步協議,卻遲遲未見與臺灣之間有實質進展。翁履中感嘆,臺灣長期以來將自身定位爲美國民主同盟的一環,但現實卻顯示「友好國」身份在川普經濟政策中並不構成保護傘。他警告,若臺灣被課以超越日韓的稅率,企業遷廠赴美將不再是選項,而是「不得不」的選擇。

市場已對川普新政做出劇烈反應。美股三大指數全面走跌,亞洲貨幣普遍貶值,日圓與韓元雙雙重挫,汽車與製造類股承壓,豐田與本田在美掛牌股票表現疲弱。雖然已有法律團體提出訴訟挑戰行政命令,美國法院預計7月31日開庭,但貿易政策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

「川普正在推動一場全球供應鏈重組下的新貿易冷戰。」翁履中指出,這場以「再全球化」爲名的經濟民族主義實驗,企圖打造一個以美國爲核心的產經同盟體系。他直言,川普政府深信只要主要工業國不與中國合作,美國將無後顧之憂,因此在貿易政策上對民主盟友依舊強硬,臺灣自然也不例外。

面對即將到來的關稅壓力,翁履中建議,臺灣政府應放下幻想,務實評估與日本、韓國「同級待遇」纔是最低底線。他強調,臺灣半導體、軍購等籌碼已幾乎全數出清,政府若想與川普團隊談判,必須重新整合資源、尋找新的王牌。

他直言不諱指出,距離8月1日僅剩不到一週時間,若臺灣內部仍沉溺於政治對立、政策遲滯,只會錯失關鍵窗口。他最後提醒,與其期待美國「網開一面」,不如儘速啓動產業重組部署與外交談判戰略,因爲這一仗,臺灣沒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