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點名開除微軟高層 學者示警「復仇政治」曝臺灣現況

美國總統川普。(圖/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26日稱微軟全球事務總監摩納可(Lisa Monaco)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並要求微軟解僱,掀起各界關注。對此,旅美教授翁履中也分析指,川普展現的不是個人愛報仇的性格,而是「被社會需要催生出來的復仇政治」;翁並指,臺灣也有復仇政治的狀況,謠言、仇恨滿天飛,讓民主社會失去信任,更別說要談共識與未來發展。

川普26日在其社交媒體 Truth Social 發文表示,「微軟應該立刻解除摩納可的職務」,並指出微軟是美國政府的大型承包商,摩納可已經「對美國國安構成威脅」。而摩納可今年7月獲任微軟全球事務總監,此前曾任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安全顧問,並在拜登政府擔任司法部副部長,期間更曾負責處理美國2021年1月6日的國會暴動案。

針對該起事件,翁履中今日在臉書分析,川普展現的不是個人愛報仇的性格,而是「被社會需要催生出來的復仇政治」。在美國極端對立的環境下,很多選民早就不期待有誰能「團結全民」,反而希望自己支持的領袖替他們出一口氣,「過去掌權時太囂張的對手,必須被懲罰,只有看到報復,才覺得公平。」

「其實出現復仇政治的可能性不只在美國纔有」,翁履中強調,臺灣的網路環境,謠言、仇恨滿天飛,大部分在網路上分享的政治議題,絕大多數不是在討論怎麼改善薪資、物價、房價,而是轉發同溫層裡的怒吼、羞辱、攻擊。社羣媒體留言失去基本的尊重,讓理智的人也都開始不願意迴應,民主社會若沒有信任,就很難有共識,沒有共識,又哪來未來?

最後,翁履中強調,川普的「復仇政治」和他對企業的強勢威脅是一個雙重警鐘,短期可能滿足某些羣體的快感,但長期看下去,只會把社會撕裂,把市場嚇退。翁也指,現在的美國,確實變得有點不一樣,但坦白說,「包括臺灣在內的其他國家,真的都能維持理智,尊重不同意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