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供給少+高房價 北市老宅交易佔比攀升
另一值得關注的是,在2015年臺北市的住宅交易主力爲屋齡10年內的住宅,交易佔比高達41%,是當時的住宅交易主力。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雖然臺北市開發相當早,但在2005年至2015年期間,臺北市仍有相當程度的素地進行開發,新屋供給量大。例如南港重陽重劃區位於開發初期,內湖區、信義區亦有許多土地供給,建商推案積極。因此2015年時,屋齡10年以下的住宅交易量較高。
但隨着臺北市逐漸開發完全,素地日趨稀缺,再加上住宅持續老化、以及新建案房價不斷攀高的情況下,到了2025年,臺北市住宅交易主力的屋齡帶已是屋齡30年以上,佔比甚至超越半數。反之,屋齡10年以下的住宅交易佔比於2025年時,已從41%降至17.5%。
陳金萍表示,在永慶房產集團2025第二季房產趨勢前瞻報告中,當民衆被問到是否會考慮購置屋齡30年以上的無電梯集合住宅,雙北地區有意願購置的民衆佔比均在3成以上,是七都中佔比最高者。顯示在雙北地區因高房價、新屋物件稀缺的影響下,部分民衆仍會考慮購置屋齡超過30年以上的住宅。
當進一步詢問民衆最在意老屋的何項住宅問題時,超過6成消費者最在意老屋建物結構安全和耐震能力,關於水電管線老化和漏水問題,也有超過4成民衆相當關心。陳金萍指出,網路民調的結果顯示,由於臺灣位處地震帶,民衆對於住宅的結構和耐震能力相當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