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前,你的患癌風險可能就已開始波動

能影響患癌風險的因素可不少——從空氣污染會增加患癌風險到飲用牛奶會降低患癌風險。現在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你患這種疾病的機率至少在你出生之前就已經部分確定了。

由美國範安德爾研究所(Van Andel Institute)的一個團隊牽頭,這項研究背後的研究人員發現,子宮裡發育時發生的情況和患癌風險可能有關——不同情況,風險可能降低也可能提高。

特別是,他們確定了兩種表觀遺傳狀態,也就是基因編程模式,這兩種狀態影響了轉基因小鼠的患癌風險。

該團隊重點關注作爲表觀遺傳調控因子的蛋白質TRIM28,也就是它在不改變潛在DNA序列的情況下開啓或關閉基因的方式。

這些基因模式的特徵強弱影響着小鼠日後患癌風險的高低。目前尚不清楚是什麼導致了小鼠的表觀遺傳變異,但這表明,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小鼠,根據其發育情況的不同,最終患癌風險的水平也會有所差異。

安德爾研究所的分子生物學家伊拉里亞·潘澤裡(Ilaria Panzeri)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癌症的根源可能始於發育的敏感時期,這爲研究該疾病提供了新的視角,也爲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潛在的新選擇。”

這個團隊還發現,不同組之間的癌症類型不一樣。在低風險狀態下發生的癌症更有可能是液態腫瘤型癌症,如白血病或淋巴瘤。在高風險狀態下,它們更有可能是實體腫瘤癌症,如肺癌或前列腺癌。

這兩種表觀遺傳狀態(或者其他狀態)是怎麼發展的,還不清楚:這可能只是隨機的,但我們也看到之前的研究將外部的產前因素(如子宮內的酒精暴露)與癌症風險聯繫起來。

範安德爾研究所表觀遺傳學中心主任J. 安德魯·波斯皮西利克(J. Andrew Pospisilik)說:“由於大多數癌症在生命後期發生,並且被理解爲突變或遺傳性疾病,所以一直沒有深入關注發育如何影響癌症風險。我們的發現改變了這種狀況。”

“我們對這兩種表觀遺傳上不同狀態的識別,爲研究癌症的發病基礎開啓了一個全新的領域。”

當然,更好地瞭解這些基礎原理肯定能爲治療方面開闢新的探索途徑——儘管這項研究仍處於最早期階段,癌症病例持續急劇增加,但它可能對揭示該疾病更多的秘密至關重要。

“每個人都有一定程度的風險,但是當癌症真的發生時,我們往往認爲這只是運氣不好,” 潘澤裡說。“然而,運氣不好並不能完全解釋爲什麼有些人患癌症而有些人不患。”

“最重要的是,厄運無法被當作治療的對象。另一方面,表觀遺傳學則可以成爲治療目標。”

這項研究已發表在《自然·癌症》雜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