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碼出盡怎麼談

(圖/總統府提供)

川普拋出對等關稅引發全球恐慌後,一個髮夾彎又宣佈暫緩90天,賴政府不該以此得意忘形,認爲當初不報復是對的,而是應意識到世界經貿局勢正在改變,各國表面上還想跟美國做生意,實則焦慮觀望,早已開始尋求分攤風險的方案,臺灣不該繼續後知後覺。

川普暫時採取10%關稅後,綠營紛紛稱讚柯建銘「先知是孤獨的」,更得意於賴總統宣佈不報復是對的,但這種論述只是用結果論爲執政黨洗白,當賴總統公開把底牌攤在陽光下,臺灣已陷入劣勢。

反觀各國爲了自身經濟着想,多數仍然希望維持原狀,繼續跟美國做交易,但川普這次一搞,「現狀已經改變」,世界更清楚認知到,川普是個說變就變的人,甚至他提出的要求或警告,更有可能是逼人上談判桌,強取豪奪。因此近期以來除了中國以外,那些曾揚言報復的國家雖然都暫時收起利刃,但他們也已開始做其他打算,陸續傳出醞釀新的貿易聯盟,以求分散風險。這些自保的舉措正在悄悄進行中,賴政府若還自滿於「柯建銘預言成功」,一味的將籌碼全押美國,恐得不償失。

川普的理想是把「友岸外包」的產業全部遷回美國,由美國人生產美國的產品再賣給美國人,甚至外銷,這纔是他的目標;尤其,連表態願意零關稅的越南都難以讓川普夠滿意了,依臺灣目前手上握有的籌碼,真能讓川普滿足?當臺積電都已交給美國,卻還被川普拿32%關稅恫嚇,未來還有什麼能談?

與美方維繫良好關係固然重要,但雞蛋不能放在同個籃子,當各國動起來醞釀新的貿易聯盟,臺灣在這場世界經貿秩序重整的過程中絕不能再缺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