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韌性演習4月展開 劉世芳:以不依賴國軍支援方式設計
總統府27日在臺南市舉行「2025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實地演練」,在安平區育平郵局對面廣場設置擴充急救醫療場所,模擬大量傷患救治情形。(黃世麒攝)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天在臺南舉行第三次會議,內政部長劉世芳在報告中指出,4月起將實施「城鎮韌性演習」,以不依賴國軍支援方式設計,因應平戰時任務需求及強化軍民政整合運作。其中4至6月有8個地方政府實施;臺北、臺中、臺南3直轄市則配合7月漢光演習進行;國土辦4月至7月也會擇定11處關鍵基礎設施實施防護演練。
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今天在臺南舉行首次實地演練,並於演練後召開第三次會議,劉世芳在會中報告「第二次委員會議列管事項及辦理情形」表示,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的階段性目標是,在今年3月第三次會議舉行一次以上的地方實地演練;2025年6月第四次會議,將銜接漢光演習,進行前導演練。
面對災害或緊急狀態,她說,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宗旨是先自助互助,再支援全社會。無論在民力盤點部署,或民生物資配置,要從演練找到更多盲點,整合各主管單位資源及運用民間力量。
劉世芳指出,中央及地方政府要進行內部演練,針對複合情境要強化因應措施,超前部署,保持彈性,建構韌性基礎能力。平時計劃、無劇本推演,都要思考「全社會防衛韌性」的建構,從中央到地方,都必須參與。
另外,政府資源有相互依賴性,如何在SOP之外,強化因應措施,應超前部署、充足準備,並且保持彈性,才能妥善因應。
在今天首次實地演練後,緊接着將從4月起有一連串的「2025城鎮韌性演習。劉世芳表示,爲利極端狀況下全社會防衛韌性之驗證,城鎮韌性演習將完全以不依賴國軍支援的方式、參考國際最新的經驗來設計,跟漢光演習能夠有所區隔,而又能相互支援呼應,以因應平、戰時任務需求,及強化軍民政整合運作與相互作業能力。
她說,預計8個地方政府自4月至6月,實施一天全民防衛動員加上關鍵基礎設施演練;另外配合7月的漢光演習,臺北市、臺中市、臺南市3直轄市政府,會實施一天全民防衛動員及關鍵基礎設施防護演練;北、中、南、東部及外離島分區則會異時辦理;國土辦也規畫自4月至7月擇11處關鍵基礎設施,實施一天防護演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