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安、萬安」併爲城鎮韌性演習 7月與漢光演習結合登場

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3月27日在臺南登場。(資料照/取自賴清德臉書)

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3月27日在臺南登場。國安人士今天表示,未來民安、萬安演習將於今年4月份整併爲「城鎮韌性」演習,系列演練將延續接軌至7月份的漢光演練,前者着重在「民」,後者着重在「軍」,7月份預計將有城鎮韌性、漢光兩套演習結合登場,各自驗證應變能力。

此次全社會防衛韌性實地演練也加入如民防總隊、特種防護團、地區防災協作中心、替代役備役、義警義消等可恃民力。

國安人士表示,未來民安、萬安演習將於今年4月份開始整併爲「城鎮韌性」演習,系列演練將延續接軌至7月份的漢光演練,演練期間也會邀請其他縣市進行觀摩。以漢光演練來說,是着重「軍」方面,城鎮韌性則關注「民」如何應對。

他說,國際社會皆高度關注全社會防衛韌性

,臺灣目前所做的全社會韌性工作與實地演習,並非只是臺灣單打獨鬥,幾乎世界各國都在做相應準備。

國安人士舉例,近期歐盟、北約國家於去年年底重新發布一份全民準備工作報告,其中有七項關鍵指標:北約各會員國確保政府持續運作、確保能源穩定供給、確保大規模人羣移動能有效進行安排、食物與水資源的充分供給與韌性、大規模傷患有效處置、維持有效民間及社會溝通、交通系統韌性。

此外,他說,近日法國政府宣佈將向每個家庭發放一份「生存手冊」,其概念與全民防衛手冊核心不謀而合。其中該手冊建議所有家庭都應配備生存包,其中包括水、食物、電池和手電筒等民生必需品,並提醒危機時刻,需至少有三天自主供應能量。由此可見,不只臺灣積極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世界各國都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