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韌性 口號喊完有何規畫
今年漢光演習結合城鎮韌性演習,昨在臺中連鎖超市實施防空避難演練,店家從關店門,疏散顧客到地下停車場,動作熟練。記者黃寅/攝影
今年漢光演習與萬安演習結合爲「城鎮韌性演習」,國內有兩大演習,分別是「漢光演習」和「萬安演習」,兩者都是因應戰爭而作的模擬演習,不過兩者的目的、層級、參與單位有很大的差異。
漢光演習國防部主辦,陸海空三軍參加;萬安演習則是國防部結合地方政府主辦,地方政府、警消單位、一般民衆參加。
今年漢光演習實兵演練重點,包括灰帶侵擾行動應對、聯合反登陸、濱海暨灘岸戰鬥、縱深防禦及持久作戰。謹就後兩者在臺灣的現況做簡要分析。
臺灣與烏克蘭不同,烏克蘭土地面積是臺灣十六倍,多屬開闊平原,戰時民衆有地方遷徙逃難,臺灣山脈丘陵佔三分之二面積,大多數民衆聚居西部濱海地區、東部狹長地帶,戰火從聯合反登陸作戰就開始燒到城鎮,民衆與國軍必然一起面對,這時軍隊全力抗敵,無暇顧及民衆。
這裡僅列舉幾個都會區人口數:臺北市人口數約兩百多萬;新北市人口數四百多萬;桃園市人口數兩百多萬;臺中市人口數兩百多近三百萬。大家一起思考,這一千多萬人口,戰時能疏散到哪裡去?能疏散多少人?疏散後如何生存?走不了的民衆只能與家園共存亡?民衆生存持續力如何確保?疏散後基本生活條件、飲食、衛生、醫療、居住,政府有能力規畫嗎?若無法疏散多數民衆,戰區軍民雜處如何管理?軍隊只能全力抗敵,至於漢光演習第五項要演練的基礎設施防護、防空疏散避難、戰災搶救、戰傷救護及災民收容等行動,誰來做?
以上種種,中央政府有沒有規畫?如今政府只會喊喊口號「強化城鎮韌性、全民防衛韌性」,但需要先告訴民衆以上這些問題如何解決,才叫做具備「城鎮韌性」。
此次演習結束後,希望能找到上述問題的解方,戰爭一旦發起,全體軍民一起面對,請問執政者準備好了嗎?請問民衆準備好了嗎?請問青鳥們準備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