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交易管理新規落地 高頻量化加強監管

中國商報(記者 王彤旭)7月7日,滬深北三大交易所《程序化交易管理實施細則》(以下簡稱實施細則)正式施行,市場關注的高頻量化終於得到了規範性約束。

今年4月3日,滬深北三大交易所同步發佈實施細則,對程序化交易報告管理、交易行爲管理、信息系統管理、高頻交易管理等作出細化規定,旨在加強證券市場程序化交易監管,促進程序化交易規範發展,維護證券交易秩序和市場公平。

近年來,隨着新型信息技術廣泛運用,程序化交易已成重要的交易方式。業內人士表示,程序化交易有助於提升市場活躍度和提高交易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市場流動性。但程序化交易特別是高頻交易相對中小投資者存在明顯的技術、信息和速度優勢,一些時點也存在策略趨同、交易共振等問題,加大了市場波動。

“程序化交易,尤其是高頻交易,往往利用先進的技術設備和複雜的算法模型,在短時間內進行大量交易指令的發送和撤銷,從而獲取微小的價格差。”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特聘導師柏文喜對記者表示,“這種交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參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通過加強對程序化交易的監測監控和監管,能夠有效約束其過度優勢,減少因信息和技術差距而導致的不公平交易行爲,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柏文喜認爲,高頻交易的高頻次和大成交量可能會在市場出現波動時加劇市場波動。通過建立程序化交易報告制度、加強機構合規風控管理等措施,可以更好地掌握市場動態,提前發現潛在的風險隱患,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加以防範,從而降低系統性風險的發生概率。

高頻交易一直是各類程序化交易新規關注的重點。實施細則明確了可能影響交易所繫統安全或者正常交易秩序的股票異常交易行爲:頻繁瞬時撤單;頻繁拉擡打壓;短時間大額成交,並強調將對程序化交易實行實時監控,重點監控上述異常交易行爲。

在高頻交易管理方面,實施細則明確高頻交易標準,即單賬戶每秒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300筆以上,或者單賬戶全日申報、撤單筆數合計最高達到2萬筆以上。“這有助於規範程序化交易行爲,防止市場參與者通過虛假申報、操縱市場等方式干擾正常的市場交易秩序,維護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柏文喜說。

實施細則明確,程序化交易導致證券交易出現重大異常波動的,交易所可以按照業務規則採取限制交易、強制停牌等處置措施,並向中國證監會報告;嚴重影響證券市場穩定的,可以按照業務規則採取臨時停市等處置措施並公告。

不僅如此,實施細則圍繞強監管、防風險、促高質量發展主線,秉承“趨利避害、突出公平、從嚴監管、規範發展”的程序化交易監管總體思路,對程序化交易報告管理、交易行爲管理、信息系統管理、高頻交易管理、深股通管理、監督檢查等作出細化規定。

柏文喜認爲,新規的實施將促使程序化交易投資者更加註重交易策略的合規性和合理性,減少過度投機行爲。同時,通過市場化調節手段,如差異化收費等措施,引導高頻交易者降低交易頻率,更多地關注資本市場的長期價值發現功能,從而推動市場向理性投資的方向發展。

“不僅如此,新規爲程序化交易投資者提供了明確的合規邊界,有助於量化投資機構完善內控合規體系建設,促進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此外,交易所後續還將結合市場實踐不斷總結經驗,持續完善監管安排,形成系統性、可操作的自律監管規則體系,爲程序化交易的長期規範發展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柏文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