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投銀行融資的五大新方向

A:江蘇浙江8家AAA/AA+主體評級城投尋找非標資金,信託、租賃、保理、小貸均可

B:承接全國城投定融/債權拍賣業務,優質區域月打款金額可破億,歡迎城投、貼息方諮詢合作

C:承接城投境外債主承和資金迴流業務,歡迎有需要的城投、主承合作共贏

最近筆者接觸了一些做定融的資金方,發現“一攬子”化債背景下,各地政府相關部門對非標的要求差異很大。

“有的地方政府相關部門要求嚴格,定融完全不讓做;有的地方,定融利息還在20%左右;有的地方讓過,但是嚴格控制利率,以及資金募集方式。”

而且在和一些地方政府、城投公司溝通的時候,在銀行融資這塊也是完全不同的景象:

“有的城投公司融資難度在持續加大,“借還換舊”壓力很大;有的城投公司不斷創新,持續不斷拿到銀行的融資產品,市長連連稱讚。”

爲什麼會出現這種截然相反的局面,筆者今天就來聊聊這個事情。

一、當前城投公司銀行融資的困境與挑戰

(一)銀行貸款投放的現實壓力

2024年以來,銀行業普遍面臨"兩難"局面:一邊是來自監管層面和內部考覈的放貸壓力持續加大,另一邊卻是優質項目資源日益稀缺。

政府融資平臺作爲銀行信貸的傳統對象,歷來承擔着穩定銀行業務的"壓艙石"作用。然而,隨着政策環境的深刻變化,傳統的平臺融資模式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方面,平臺項目現金流不足、合規性要求趨嚴;另一方面,銀行在風險偏好降低的背景下,對平臺貸款審批更加謹慎,導致平臺融資難度加劇。

總之,城投公司的融資需求與銀行的傳統融資產品和風險控制目標產生矛盾。

(二)城投融資困境的深層原因

(1) 投資動能不足:地方政府在嚴控債務風險的背景下,對新增投資項目更加謹慎,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平臺缺乏足夠的項目儲備來支撐新增融資需求。

(2)合規要求趨嚴:隨着各種監管政策文件的出臺,平臺融資的合規性門檻顯著提高,傳統的融資結構設計已難以滿足監管要求。

(3)造血能力不強:還是有一些平臺公司仍以傳統的代建、土整、基建業務爲主,經營性收入很少。即使已經開始轉型的城投公司,由於轉型時間短、業務收入少等問題,實際貢獻度有限,難以支撐大幅增長的流動資金需求。

(4)資產運營效率低下:很多平臺公司積累了大量低效無效資產,導致普遍存在運營效率不高、盈利能力不強的問題,不少資產甚至處於虧損狀態,成爲平臺的負擔。

基於此,一些銀行在城投公貸款方面,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嘗試。

二、銀行創新融資產品的探索與反思

(一)當前創新實踐概覽

面對傳統融資模式的困境,一些銀行紛紛推出創新融資產品,包括鄉村振興貸款、長租模式貸款、運營期貸款、經營權貸款、資產併購貸款、資源盤活貸款等。還有部分銀行探索“投貸聯動”“供應鏈金融”等模式,試圖通過結構化設計分散險。

這些產品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銀行的投放壓力,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二)創新模式的侷限性分析

(1)重形式輕實質:部分創新產品更多停留在融資結構的包裝層面,缺乏對底層資產質量和現金流的深入分析,存在"換湯不換藥"的嫌疑。

(2)合規風險隱患:在追求業務突破的過程中,一些融資方案可能遊走在政策邊緣,存在被認定爲新增隱性債務的風險。

(3)可持續性不足:短期融資工具與平臺長期轉型目標脫節,缺乏對平臺產業培育、資產盤活等核心問題的系統性解決。

三、基於城投轉型需求的融資新方向

(一)轉型導向的融資理念

銀行應當摒棄單純的"融資導向"思維,隨着城投公司的轉型,轉向"轉型導向"的融資服務理念。這要求銀行不僅要關注資金的投放,更要關注平臺的戰略轉型需求,提供全方位的金融解決方案,成爲平臺轉型的戰略合作伙伴。

而當前城投公司在以下幾個方面存在資金需求,也是一些銀行的貸款方向。

(二)五大融資新方向深度解析

方向一:基金招商

當前一些做不了定融的資金方,都在嘗試做“基金招商”“產業併購”相關業務。主要是2024年國務院對地方政府在財政獎補、稅收返還、土地出讓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進行了規範和明確的背景下,“基金招商”“產業化併購”成爲新趨勢。銀行也可以通過設立產業基金、參與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城投公司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領域的佈局。

方向二:存量資產盤活

存量資產盤活由於國辦發〔2022〕19號文,在農發行、國開行等很多銀行搞得如火如荼。但是,筆者也瞭解到,農發行對這塊這也變得很謹慎,除非納入白名單,否則不批貸款。

但是,盤活存量資產是平臺轉型的重要路徑,也不能“一刀切”。

方向三:存量債務重構與接續

在平臺轉型過程中,確保債務風險的平穩過渡是前提條件。銀行可以通過債務重構、期限優化、利率調整等方式,幫助平臺緩解短期償債壓力,爲轉型爭取時間窗口。

方向四:城市更新與片區開發

2024年開始,國開行等很多國有銀行開始陸續收緊城市更新融資政策,城投公公司在城市更新融資這塊異常艱難。

很多地方政府想要拖進,苦於不僅銀行解決不了資金來源問題,城投公司也沒有融資騰挪空間。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5月2日發佈《關於持續推進城市更新行動的意見》之後,5月20日國新辦舉辦新聞發佈會時金融監管總局又提出“正在制定專門的城市更新項目貸款管理辦法”,銀行應積極參與。

方向五:平臺整合與併購重組

當前各地平臺公司都在推進國資佈局的優化,進行整合重組,打造產投主體。銀行可以爲平臺併購重組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爲城投公司的股權和資產資源變更提供併購貸款。

而且,一般情況下愛,這種併購貸在銀行融資的難度相對較小,可以融到60%-80%比例的併購貸款。

結語

最後,筆者想說,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轉型發展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銀行、平臺、政府等各方的協同配合。

銀行作爲重要的金融服務提供方,應當主動適應這一變化趨勢,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更加創新的思維、更加專業的能力,爲平臺轉型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在服務區域經濟發展的同時實現自身業務的高質量增長。

轉自:債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