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挺”科技創新!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方向來了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崔文靜 北京報道2月7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這是資本市場領域首個有關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系統性政策文件。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該文件所涉內容頗爲全面,同時概括性較強,透露了資本市場下一步建設的關鍵方向。

被列爲金融“五篇大文章”之首的科技金融,在《實施意見》中佔比最重。這與證監會數月來反覆強調支持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基調高度吻合。

《實施意見》明確,加強對科技型企業全鏈條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並從IPO、併購重組、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多層次債券市場等維度,對科技型企業進行全方位支持。

對於市場頗爲關注的IPO方面,《實施意見》明確,將加大對戰略性產業支持力度,並列明八個方向——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

對於優質未盈利企業上市,《實施意見》持支持態度。

與此同時,在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方面,《實施意見》同樣具有諸多值得特別關注的方向性表述。

比如,中小微企業有望獲得更多資源支持,證監會將引導市場機構將資源向普惠金融服務傾斜,加大中小微企業對接服務力度;同時推進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試點,支持“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掛牌上市。

再比如,對於近年來快速拓展的投資顧問制度,監管將進一步完善相關規則,探索構建行業執業標準,同時強調加大對投顧人才隊伍的培育力度。

重心落在支持科技型企業

從篇幅來看,科技金融是成爲《實施意見》的重中之重。《實施意見》共計18條,其中涉及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具體規定共13條,僅科技金融即佔4條。

“數月來,證監會反覆強調支持科技創新與新質生產力,在IPO、併購重組等方面,科技型企業都被給予更多優待。此番《實施意見》將更多利好向科技型企業傾斜,與監管此前的發聲一脈相承。”受訪人士分析道。

《實施意見》對科技企業支持的表述爲,加強對科技型企業全鏈條全生命週期的金融服務。具體措施則涵蓋IPO、併購重組、私募股權創投基金、多層次債券市場四大維度。

具體來看,IPO方面,明確表示將支持優質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並列明八大將被重點支持的戰略性產業方向——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量子科技。

此前,業內認爲科創板“第五套”標準被暫停,未盈利企業難以上市。但從《實施意見》來看並非如此,其明確規定,持續支持優質未盈利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同時將更大力度支持新產業新業態新技術領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科技型企業發行上市。

新股發行承銷機制也將進一步優化。2024年6月,證監會曾在“科創板八條”中提出,開展深化發行承銷制度試點。《實施意見》明確,將動態評估科創板深化發行承銷制度試點實施效果,並適時擴大適用範圍。記者瞭解到,創業板和北交所被優先納入試點的概率更高。

同樣在“科創板八條”中被首次提出的再融資儲架發行制度,有望迎來詳細落地規範。《實施意見》明確,穩步推動“輕資產、高研發投入”認定標準落地見效、再融資儲架發行制度發佈實施。

值得注意的是,監管在鼓勵未上市的優質科技型企業登陸A股的同時,特別表示支持境外上市優質科技型企業迴歸A股。對此,某投行資深保代認爲,接下來新上市企業中科技企業佔比大概率將進一步加大,未來上市公司中的“含科量”將逐步提高,投資者有望獲得更多分享科技企業成長紅利的機會。

在併購重組方面,科技型企業同樣將獲得更多支持。其中,值得特別關注的措施包括六點:鼓勵科技型企業開展同行業上下游產業併購,支持上市公司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尋找第二增長曲線開展併購重組;支持上市公司收購有助於強鏈補鏈、提升關鍵技術水平的優質未盈利資產;支持科技型企業合理開展跨境併購;提高科技型企業併購重組估值包容性,支持採用適應新質生產力特徵的多元化估值方法;編制更多科技創新指數,開發更多科技創新主題公募基金和相關期貨期權產品;對股權激勵授予及歸屬優化適用短線交易、窗口期規定等。

《實施意見》同時強調引導私募股權創投基金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加大多層次債券市場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並給出共計10條具體措施。

爲中小微企業帶來“真普惠”

除了科技金融,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另外四個方面——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實施意見》同樣做出諸多規定。

在與廣大散戶投資者關聯度相對更高的普惠金融方面,《實施意見》明確將從四個維度出發更好滿足居民多元化投資需求。

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投資顧問制度,證監會將推動公募基金投顧業務試點轉常規,探索構建行業執業標準,培育壯大人才隊伍,有序擴大可投產品範圍。

“具體投顧規則的出臺,相較於速度,全面性更爲重要。我國投顧尚且處於早期階段,投顧質量良莠不齊。如何培養優質投顧、滿足哪些要求的機構纔有望擁有投顧資格等,都是需要反覆打磨之處。”業內人士表示。

完善資本市場服務中小微企業制度安排,也是普惠金融措施的重要內容之一。《實施意見》明確,將深入推進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試點,支持“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掛牌上市;加快建立北交所、新三板普惠金融服務統計評價體系,發揮評價“指揮棒”作用,引導市場機構將資源向普惠金融服務傾斜,加大中小微企業對接服務力度;規範發展區域性股權市場,健全“專精特新”專板綜合服務,加強與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的有機聯繫;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規則對接、標準統一。

與此同時,根據《實施意見》,綠色金融方面,將豐富資本市場推動綠色低碳轉型的產品制度體系;健全綠色債券、可持續信息披露等標準體系,支持綠色產業股債融資,研發更多綠色期貨期權品種。

養老金融方面,推動資本市場更好滿足多元化養老金融需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中長期資金入市卡點堵點,支持銀髮經濟企業股債融資。

數字金融方面,加快推進數字化、智能化賦能資本市場;推動行業機構數字化轉型,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監管智能化轉型。